那機靈的,在酒樓裡擺了張桌子,請了個說書的,就著這個話本子就說起來了。
還有戲院將話本子排成了戲,觀眾的呼聲無比高。
奈何,寫書的人突然斷更了。
這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
出書的書舍被纏得沒法,找上了董仲書。
董仲書,是四個人的代表,之前一直是他出麵交涉的。
“董公子啊,現在各家都找上門來,想見見您呢。”
書舍掌櫃:“你不知道這話本子現在有多火,各個酒樓都擺上了說書的,大街上說書的也多,還有那戲園,一天三場都是說這本子的。”
主要是這位林大人的故事太具傳奇色彩。
一個貧民女子突然變成官家小姐,又從一個官家小姐突然變成了大豐第一女官。
種出了彆人種了一輩子都達不到的高產糧,開發了西樓國人都廢棄不用的河灘。
將西北開發得繁榮昌盛。
這樣勵誌的故事,百姓們那叫一個津津樂道。
董仲書堅定拒絕:“可是,我家大人說了,此話本子不能再寫了。”
“你家大人也知道了?”書舍掌櫃一驚,心下可惜,既然林大人不讓寫了,這書沒指望了。
“唉——既然如此,那我就回了那幾家。”
本想趁著話本子大賺一筆的書舍,含淚拒絕那幾家。
林冉也沒有想到,這種‘逆襲’故事,古人如此熱捧。
走在大街小巷全部都是在討論話本子內容的,還有人看到林冉主動上前打聽,“林大人,您小時候真的那麼苦啊?比我還苦呢?”
小時候苦是苦,但是沒有話本子裡麵所描述的那麼苦。
不過林冉還是點頭,不能拆自己人的台:“是啊,過得可苦了。”
“那林大人您是怎麼變得這麼厲害的呢?”
林冉:“有句話叫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有小時候種地的經驗,有後來讀書識字從書本上學來的知識,多思多想,自然能成就自己所做的事情。”
林冉趁機道:“縣衙不是專門設了一個學習課堂?你們有時間了就去聽,多聽多學總是沒有壞處的。”
於是,當天,縣衙門口的空地上擠滿了人。
看著人滿為患無從下腳的空地的講課的先生:“......。”
鄧廣原無法,臨時叫來了衙役加班,隻留下年紀小的,把那些老的大的都先勸走了,以免發生什麼意外。
“你們小的記性好,學的快,學會了回去教你們的家人。”
一城百姓真的不少,全都擠在縣衙門口也會有安全隱患。
鄧廣原:“去查查是怎麼回事。”
待知道是林冉無意間說的一句話時,他狠狠沉默了。
縣衙的課堂上的都是科普知識。
比如跟他們科普一下如今的朝代皇帝還有律法知識,再跟著歌功頌德一番。
因為城裡有一部分人是原西樓國的人,所以這項活動一直沒有停止,他們要的就是讓原西樓國的百姓和遷移來大豐百姓對大豐有歸屬感,對西北有歸屬感。
照目前的情景看,他們在大豐生活的還是很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