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府的官場、商賈、鹽業之間的牽扯之深,朝廷一動,整個揚州將淪為血海。
而掌握著鹽業的商人也不會允許朝廷輕舉妄動,掌握著鹽業,就等於掌握著朝廷的一條命脈。
要知道,不管在任何一個朝代,鹽都是重要的戰略物資。
趙侯爺出列:“陛下,聽聞林郎中可在西北不毛之地種成莊稼,由林郎中去治理揚州的田地再適合不過。”
威遠侯沉著臉,簡直想把這倆貨叉出去弄死。
胡尚書出列:“陛下,西北屯田事宜從開始都是由林郎中掌管,若是由他人頂替林郎中,一來不熟悉西北的情況,二來,不如林郎中於農事上的本事。”
雖說軍屯暫不納稅,但是百姓們交的稅如今要比彆的地方都高一些。
因為新北的糧食產量高,所以稅收相應的也提高了一些。
到時候沒有林冉的本事,西北後續開發不出來,那這幾年的努力都白費。
又或者,各派人馬都往西北塞人,到時候西北也會和現在的揚州一樣。
反正就是,反對的占一大半,支持的占一小半。
豐帝是看重林冉的製田手段的,但是若真把林冉調到揚州,首先,林冉的職位就是一個難題。
揚州官商勾結是從先帝時期遺留下來的大問題,猛然將林冉插到揚州,他不知道林冉能不能扛得住。
再者......
沈國公:“陛下,揚州知府難堪此大任,不若將林郎中調任揚州知府。”
這下子,不說其他人,就連沈國公的死對頭趙侯爺都被驚住了。
這姓沈的可真是舍得啊。
這揚州知府可是他的人啊。
揚州知府,曆來都是一個香餑餑,不說關係極強的人就是能力極強的人才能勝任。
如今,這姓沈的為了把林冉弄到揚州,這是下了大血本啊。
至於這裡麵的陰謀吧......
威遠侯隻一瞬間就想到了許多不說這次洪災遺留的大紕漏。
揚州知府與鹽業牽扯頗多,若是由林冉接任了揚州知府,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威遠侯:“陛下,林郎中從未參與過科舉考試,蒙聖恩才當了屯田司女官,林郎中於農事上的才能大家有目共睹,然而管理一府事宜不是小事,林郎中決計不能勝任。”
沈國公這招以退為進,確實狠。
表麵上是撤下了揚州知府的職位,實則是為了保他,另一邊還可以把林冉坑到揚州府去。
威遠侯心裡想著揚州府的種種,這心裡不好的預感愈發強烈。
與沈國公兩個人直接撕了起來。
豐帝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煩躁地將人遣散了。
威遠侯離開宮裡後,立馬調遣人去揚州府:“暗中探查揚州知府應開霽。”
這裡麵肯定有什麼事情,所以沈國公想用這種辦法把應開霽保下來。
想了想,又寫了一封信寄往西北,讓林冉和周允琛有所準備。
當然,他們若有好對策就更好了。
兩日後,豐帝召見了翰林院大學士林大人。
靜幽湖邊,水榭涼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