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這些人的履曆,再結合林冉各種折子上提到的人,一邊看著一邊念叨:“這個吳令治和孟士學......”
說實話,若不是林冉時常念叨她屯田司的下官們多麼的儘忠職守,豐帝是根本不記得他們的。
當然,他也不知道二人長什麼樣子,不過這兩個名字倒是有些熟悉。
負責送來檔案的人正是吏部左侍郎趙卜凡,聽得豐帝有些疑惑,立馬為他解惑。
趙卜凡:“回稟陛下,此二人原為戶部的司農官,曾協同過林郎中種植西瓜一事。
林郎中去西北的第二年,因西北缺人,此二人自請去了西北輔助林郎中。”
豐帝恍然:“如此,倒也不錯。”
……
不管豐帝如何想要創建一個最高等級的農學院,這個事情還是被朝中的大臣們打下來了。
你想要創建最好的農學院沒有問題,但是不能和國子監比肩。
國子監的學生們辛辛苦苦讀書幾十年,若是與一群幾年出師的農學生平等,將天下寒窗苦讀的學子們置於何地?
最後爭論出的結果就是,農學院與太學相並,這還是豐帝以及一眾皇黨據理力爭得來的。
直吵了大半個月才確定下來。
豐帝:“今修建大豐第一所農學院,名勤農館。
命林冉為勤農館館長,主領勤農館所有事務。”
底下一眾大臣或羨慕或嫉妒或不滿,短短不過一年的時間,這姓林的又往上升了一級。
周三爺和自家大哥走在一起,不由得苦笑:“青出於藍勝於藍。”
他乾了這許多年,也堪堪是個六品小官。
威遠侯突然停下步子,鄭重且歉意道:“這些年,委屈你了。”
周三爺愣了一下,隨後爽朗一笑:“大哥何必如此,我自小就知道該如何。”
他曾有過遺憾,也曾有過不甘,但是他能想的明白。
一個世家大族就像一棵大樹,它不能永遠都在釋放它的青蔥,它也需要休養生息,以釋放出更加璀璨長盛的綠意。
周三爺看了眼身旁挺拔的威遠侯,身姿依然如昨日筆挺,隻是那發間不知何時藏了幾根華發。
當年不過十幾歲的大哥,就能舍得生死上戰場殺敵,以求保護他和娘。
如今,他為什麼不能為了這個家,而舍棄了自己的一身才華?
他願意,非常願意!
比起大哥,他能做的真的很少很少。
周三爺想到林冉付之一笑:“大哥的眼光真不錯。”
二十出頭的四品官,放眼整個朝堂也挑不出幾個,而他周家,占據了兩個。
威遠侯也有了笑意:“是我周家之幸。”
有如此主母,他周家何愁不世世代代興旺下去。
兄弟二人走出老遠,許久,周三爺忽然道了一句:“嘖……我也想去看看西北的壯麗遼闊了。”
威遠侯愣了愣,爾後悠悠道:“年輕的時候,確實該出去走走。”
兄弟二人相視一笑。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