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麼的,看到這樣的二狗子,有些西民忽然不害怕了。
有些無知稚兒直接笑開了。
......
西樓國的捷報迅速傳往大豐各個角落,豐帝收到消息更是高興。
最近這一段日子他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新西府戰況不容樂觀,他一直懷疑著,出兵攻打西樓國究竟是不是錯了。
好在,西樓國那邊終於傳出來了好消息。
“西民要安撫,朕記得,鴻臚寺的郎中陸之贏是不是在林冉手底下?讓他去,他會西樓國的語言,好溝通。”
豐帝這般想著,又著手挑了幾個人。
新打下來的地域,肯定得臨時設個府管理著。
豐帝琢磨來琢磨去:“北疆縣的縣令,有經驗,不如就讓他去吧。”
當然,豐帝的這個建議被大臣們給否決了。
雖然是臨時設府管製,但是一般這種情況下,將來確定設立府城後,這個人使使勁兒,還是很可能就任的。
禮部郎中道:“陛下,新南府同知趙季陽在新南府多年,也有新府建立的經驗,微臣認為他可勝任。”
禮部郎中此話一出,有很多人附和。
且趙同知的官位也合適,這麼多年了,再往上升一升也無不可。
不過豐帝不想讓趙同知去,西樓國那塊地是他很看好的,很重要的地方,怎麼能讓彆有居心的人去管理。
豐帝麵上不顯,等著沈國公一派的人跳出來反對。
果然,不多時,朝堂上就為了這個職位吵得熱火朝天。
後宮妃子娘家紛紛下場,把個渾水攪得更渾。
豐帝哪裡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
新三府被開發的都快趕上上好的府城了,他們想要先占下這個位置,到時候好撈功勞。
豐帝當然不會如他們的願了。
林冉他有大用處,哪裡會讓她一直待在西北。
他也不會讓林冉給他們送功績,哼——
提到趙同知,豐帝倒是想起了一個人來。
豐帝找來吏部侍郎趙卜凡:“新南府的通判,此人如何?”
趙卜凡聞弦知雅意,一下子就知道了豐帝的心思。
恰好,他也不想讓沈家那派的人去。
趙卜凡腦海迅速轉動,把於通判的資料調出來:“於正和是先帝末期的進士,先後在幾個縣做過縣令,每年的考評都不錯,近幾年的考評都為優。”
當然,他也不會說於正和於通判之名)此人才能有限,這幾年考評為優,一部分原因是徐總緹與趙季陽不對付所致。
不過,於正和此人屬於無功無過那類,每次升職都是因為剛好到了可以調動的時候。
原本新南府的通判也輪不到他來,奈何那個時候朝廷之上大多眼瞎,可不就給當時還是個小小縣令的於通判一個機會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