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帝:“人太少了。”
林冉等著豐帝的下文。
豐帝:“勤農館開館,是為大豐培養更多的農學人才,如果一年隻錄取幾十個人,人太少了。”
這樣,多少年才能培養出大量的農學人才?
林冉自然是知道。
如今學農學的人少,如果都按照最高標準來錄取,那麼往後幾年一年幾十個錄取人數估計都達不到。
勤農館的弊端,其實從此次招生就能映射出很多來。
比如隔壁的國子監,裡麵可以通過縣試、院試、府試等考試來篩選出最頂尖的人才,然後通過特殊渠道被招考入國子監讀書。
但是,農學堂,整個大豐如今也隻有西北的屯田司有一個。
若是每個府縣都開設有農學堂,招收農學生,再通過層層選拔入勤農館的學生肯定能不少。
林冉一直沒有提出此弊端,就是為了讓豐帝察覺到並且自己提出來。
畢竟她以前隱晦的提過,然後被當時的豐帝直接否決了。
若每個府縣都開設屯田司和農學堂,多出來的各種費用都需要朝廷來承擔。
那時候的豐帝每日為了銀子頭疼上火,哪裡會同意?
彆說豐帝了,胡尚書肯定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但是現在不同了,現在那麼多礦,國庫的銀子馬上要滿了,再提出來,豐帝肯定會考慮進去。
豐帝沉默了下來,自然也想到了。
許久,他看著林冉樂嗬道:“胡尚書說你是個小狐狸,果真不假。”
林冉也跟著樂嗬:“謝陛下誇獎。”
“你呀你.......”豐帝笑著虛點了點她:“說吧,你是什麼想法?”
林冉當即從長袖裡又掏出一份折子,“還請陛下過目。”
豐帝:“......”
合著這寬袖的作用,全都是為了藏東西唄?
李福上前拿折子,朝林冉笑了笑。
豐帝看了林冉對於各府縣農學堂和屯田司的規劃,陷入沉思。
林冉想了想解釋了一下:“陛下,屯田自來分為軍屯和民屯,如今的屯田司更多的作用是隻管理軍屯。”
當然是為了給軍人們種植糧食。
林冉:“臣的想法是,各個軍區設軍屯田司,其餘各府縣設民屯田司。屯田司統一歸司農寺掌管,配合當地縣衙、府衙共同做好農事事務。
當然,屯田司隻掌管農事,其餘事務不涉及。
那麼同等的,縣衙府衙全力配合司農寺所下發的布告等事務。”
言外之意就是,農事我們管了,你們彆插手。
豐帝又瀏覽了一遍折子:“你知道你這樣,會引起各府縣多大的不滿。”
要不是現在穿著官服,林冉肯定要不優雅地聳肩:“陛下,如今大豐的官員大多數是不精通農事的,此事若不明確的區分開來,那麼屯田司和各府縣很難融合在一起。
不是西風壓倒東風,就是東風壓倒西風。
要麼是為了所謂的功績鬥,要麼是為了推卸責任鬥,長此以往,整個官場的風氣不良,受苦受難的還不是平民百姓以及陛下您的稅收?”
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