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優點,在種植糧食的同時,可以發展種植花卉,也能為百姓們增收。”
古縣令很想承認林冉說的對,但是他還是比較現實:“林大人,方村的花卉在整個嶺南都是出名的,隻一點,方村的花卉能提供給嶺南富戶,多了......不太好售賣。”
林冉則表示這個不是問題:“我實話與你說,我認識的商戶當中,有人看上了方村的花了,想要在附近的地方建一個胭脂作坊。”
“古縣令應該知曉胭脂作坊需要多少花朵吧?”林冉問古縣令又看向其其餘人。
說實在的,他們對這什麼胭脂水粉所需要的花卉要什麼種類品種之類的不太熟悉。
林冉:“可以讓百姓們種植花,增加年收入。
而你們東寧縣引進了商人,每年的商稅還可以多收一筆,何樂而不為?”
古縣令低下頭沉思片刻,不得不承認林冉說的很對。
林冉:“各位同僚們,商業、農業、人口、工業都是相輔相成的。
農事做的好,糧食產量高,老百姓的生活好了,人口自然會增長。
人口多了,所需要的生活物資也就多了,自然就能形成商業,吸引更多的商人來此。
商人們來了此地,銀錢在市場上流動起來,就能有收入,各地衙門的稅收自然也會增加。
工業發展起來了,所做出來的工具有利於生活中的方方麵麵,就比如司農寺做出來的新農具。
你們說是也不是?”
眾人沒有說話。
林冉勾勾嘴角:“士農工商,缺一不可,每類都需要發展,才能創建更好的大豐。”
林冉不說這個世間人人平等,在這個等級森嚴的古代,與他們說人人平等太不現實,林冉也不想去挑戰古人對權力地位異常渴望的神經。
她屈指敲了敲桌子,將目光轉向閩寧縣婁縣令。
婁縣令:“林大人有何指示,下官定當竭儘全力。”
林冉和藹可親道:“婁縣令,此事還真就隻有你能辦成。”
“你們應該都聽說了,本官從海外飄來的兩個商人那裡弄到了新的糧種。
隻不過,糧種太少了,根本就不夠用的,所以本官想讓人出海,再去買一批糧食出來。”
林冉的話一說完,除了府衙眾人,其它人都變了臉色,震驚地看著林冉。
婁縣令不止震驚,還頭皮發麻。
林冉讓他做的事情絕對不簡單。
果不其然,剛想玩,就聽得林冉輕飄飄道:“聽聞婁縣令你和閩寧縣的船商寧家關係不錯,勞煩婁縣令你幫我去寧家借一艘船來用用。”
婁縣令麵色大變,林冉直接無視:“婁縣令你放心,我們也不跑遠,就到呂宋島、占城國溜達一圈就回來。”
這下就連府衙的人都震驚了,他們沒有想到林冉如此迫不及待,本以為她會等船造好了才會出海呢。
他們估摸著最快也要一年半載,沒想到連這一年半載都等不及了。
婁縣令極速轉動大腦,想著拒絕的理由。
其他人則是一副看好戲的表情。
婁縣令到底是當了幾年官的人,隻片刻世間就找到了拒絕的理由:“大人,您彆開玩笑了。
朝官不得與商人過從甚密,下官與寧家並不相熟。”
林冉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婁縣令,你自己說,這話你自己信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