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由史愛黨和李遠誌兩個老知青帶路,他們倆也是一路無語的一邊走路一邊聽著這兩波人對罵。
心累。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剛下鄉不好好的表現,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好賴不分?!
好不容易,一行人終於抵達了公社,史愛黨和李遠誌領著他們直接去找分配知青的部門。
周老支書已經在公社裡等著了,不過他並沒有一來就開始告狀,而是一直坐著等人來。
所以,公社裡都不知道周老支書來這是乾嘛來了,等到這些知青一到,整個公社單位裡上班的人都心中有數了。
不用說,不用問,一定是新來的知青又鬨幺蛾子了。
下鄉知青們的那點事,公社裡的人那真的是都太熟了,他們經常接到知青們投訴生產隊乾部,就是大多數的生產隊都和知青們的關係,好點的就是一般般,大多數都是關係不怎麼樣的。
但是,周家莊生產隊卻是從來沒有這樣的問題的,每個知青去了周家莊生產隊之後,隻有說好的就沒有說不好了。
在這十裡八鄉的生產隊裡頭,周家莊生產隊是其他生產隊知青最想去的生產隊,也是最羨慕在周家莊生產隊當知青的。
這不,等周老支書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的經過,沒有任何隱瞞,沒有任何添油加醋,也沒有任何偏倚的說出來後。
所有的公社乾部們看著這五個新知青的眼神就不對了,所有人都有種腦子是不是壞掉了?!這幾個人是不是有問題?!
彆說這麼多人看他們那種無語的目光和神色了,就是董明,陳小偉,白麗麗,李雲,關明明自己都覺得他們真的是不僅冤枉了人家,還得罪了一個生產隊?!
“同誌們,這五個知青,我們是要不起了。我們體諒他們,他們卻誣陷我們,好心好意被當成狼心狗肺,雙方是沒有任何信任,也沒辦法繼續相處下去的。不如,給我們重新換其他知青吧。”
周老支書也知道不可能不來知青,那還不如換些聽話的呢,他們生產隊多的是知青想來願意來,不差這幾個冤種。
可是,沒等公社的同誌們考慮或者勸說呢,董明,陳小偉,白麗麗,李雲,關明明就怕死了,一個勁的認錯,一個勁的道歉,又是要寫保證書,又是願意檢討,低聲下氣,態度好得不要不要的。
他們真怕了。
他們不想換生產隊。
公社的同誌們見到這樣的情況,也不好為難這些新來知青,再說了人家都認錯了,態度也是特彆的好,總不好不給人改過自新的機會吧?!
左右為難。
好在,周老支書在和周淮南來公社的路上就商量好了主意,知青肯定是不能退的,肯定也不好換掉,畢竟這樣剛來就刺頭的知青,沒有一個生產隊願意要,也沒人歡迎。
所以,這些知青是換不了的。不過換不了不表示就不能教訓他們,現在不換人可以,但是必須要他們寫下保證書,懺悔書,而且請公社的同誌和其他部門的同誌進行見證,大家一起簽名按手印,還一式兩份,一份放在公社,一份放在生產隊。
然後,生產隊就不會再追究了,這件事情就到此為止了。
隻要他們不再作妖,那就什麼事也沒有。要是再挑事,那就不要怪生產隊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