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宋品明的大侄子宋林高中畢業後還一直住在宋家,沒被送回去的原因,還是老家大隊部一直給開的介紹信。
周華芸也不是沒讓宋品明把人送走,她小兒子都生出來了,人還是不願意走。
宋品明說了也沒用,每次宋林都低頭不說話,宋老婆子就哭,反正就是不讓送人走。
而且,知道臨時工輪不到宋林,更不用說正式工了,於是老太婆非要讓宋品明花錢給他大侄子買個工作。
京市的工作可不便宜,臨時工都要兩千多塊錢,更不用說正式工了,至少三千多一個崗位,而且還不是什麼好崗位呢,就是個一線工人。
關鍵就是這樣的工作,那也是無數人爭搶的。能賣工作的人很少不說,大多數知道這個消息的都是親朋好友或者工友,沒傳出幾個人呢,工作就被買走了。
所以,宋品明就是有錢也很難買到這樣的工作,更不用說他還真沒有那麼多錢。
就是有這筆錢那也是家裡全部的存款了,他能為了一個侄子花光全部的身家?!
他自己要是沒有親兒子還有這個可能,可現在他可是有兩個親生兒子的,怎麼可能為了一個侄子不顧自己的兩個兒子?!
宋品明他又不是傻子。
正當一家人鬨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恢複高考的消息就傳來了,頓時就給了宋家人極大的希望。
結果,宋林沒考上。
雖然沒考上,可高考給了宋林極大的希望,然後還和高考杠上了,說是還要繼續考,直到考上大學為止。
這下子,這人就更不會走了,而且還得到了宋老婆子的極力支持。
就連遠在老家的宋老頭子也支持大孫子參加高考,家裡也不缺一口吃的,但家裡能出一個大學生才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所以宋家又恢複了原樣。
這可把周華芸氣壞了氣死了,她兩個兒子大了以後住哪?!現在兩個兒子還跟著他們夫妻倆住一個屋呢。
要是再大點,肯定是住不開了。
然後,突然又聽說了弟妹借錢買了一萬塊的院子的事情後,周華芸就過去找存在感了,不過沒得個好。
“既然讓你彆管,你就彆管,這是人家的事情。淮南的工資也不少,聽說他老丈人兩口子和他們一起住,肯定會補貼他們的,他們敢借這麼多錢,那就有辦法還。而且他們也沒管我們借,我們就不應該湊上去,人家不高興也很正常。”
宋品明很有自知之明,聽完了之後,也沒有生氣。要是小舅子來管自己借錢,他們還能說幾句,但人家沒跟他們借,再管人家的事情那不是手伸得太長了嗎?!
周華芸聽完她男人說的話之後,還是聽進去了。然後想到了羅晚意讓她把兩個女兒接回去養,心裡的氣就趕緊消了。
現在他們家裡這樣的情況,再把兩個女兒接回來,那負擔就會更加的重,多養兩個不花錢?!家裡現在隻有七張嘴,要是回來兩張,那就是九張嘴,這麼多張嘴隻有兩張嘴在掙錢,哪還能存得錢?!
更不用說,家裡還有兩個外人,比她的兒子女兒更能花錢呢。
“老宋,你侄子還要繼續參加高考,以後不乾活花的還不少。我們還要給你娘一個月十五塊錢,她拿著這些錢轉頭就給你弟。要是以前我們隻有女兒也說不了什麼,誰讓我們沒兒子呢?!可現在我們有兩個兒子呀,就算不為了我們自己,那咱們的兒子怎麼辦?!”
“兒子要讀書考大學,要有個房子結婚成家,樣樣不要錢?!你也知道咱們在京市處處要花錢,樣樣都要花錢買,一個月根本存不下什麼錢。可鄉下就不一樣了,吃喝都是地裡種的,不出門根本就不用花錢,你媽每個月把咱們給的錢都寄回去了,你弟他們恐怕存的錢都比我們多,可能日子過得不知道比我們有多滋潤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