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幾個他不太確定,不過他能感覺到這幾個孩子就算有靈根估計也不會太好,頂多也就是個五靈根的樣子,這還不如自己呢。
文向致想,當初自己測出來好歹是個四靈根,可修煉那麼久也才到煉氣二層,這些五靈根的,怕是連引氣入體都未必能做得到,與其浪費時間修煉倒還不如安心學一門手藝得個安穩的營生來得實在。
隻唯獨他的大孫子有些不一樣。
文向致的大孫子便是他大兒子的第一個孩子。
大兒子成親早,十六歲便娶了媳婦兒,大兒媳婦肚子也爭氣,剛成親三個月便懷上了,第二年就給文家誕下了長孫。
長孫出生的時候是下午,那會兒文向致正好在自己的書房中打坐修煉,忽然,正在專心修煉的他發覺周圍稀薄得不行的靈氣居然有些異樣的波動。
不確定是不是錯覺,小心謹慎的他還是中斷修煉起身查看了一下四周,卻並未發現什麼異樣,隻是那股很微弱的異樣波動隻一會兒便消失了。
在異樣消失的下一刻,耳力遠比凡人好得多的他便聽到了隔壁大兒子院子裡傳來一個響亮的嬰孩啼哭聲。
這令當時的文向致不由地心下一動,怕不是他這第一個孫輩有點說法啊……
文向致給長孫起名文禮耘。
後來,他每年都要將文禮耘抱在身邊幾日,仔細地觀察他的根骨。
雖然也沒看出太多東西,但這個孩子的根骨看起來的確跟旁人有些區彆,他不論是開始走路還是學說話都比彆的小孩兒要早得多也要快得多。
於是文向致對這個長孫的關注便非常高。
自打文禮耘兩歲開始,文向致便每日都帶著文禮耘去到自己的書房裡,拿著一本十分神秘的書冊小聲地教授文禮耘,期間誰都不能打擾。
文向致的大兒子有幾回送自己兒子去書房的時候瞄到過那本書冊,書冊看起來不像是外頭書店正經售賣的,倒像是自己裝訂的。
等到文禮耘長到四五歲的時候,雖有爺爺再三叮囑不能將書中內容透露與彆人知道,爹娘也不行,但到底是個年幼的孩童,總有些內容會忍不住從口中透露出去。
不過因為文禮耘被家中看得緊,倒是隻有身為父親的文老大和他媳婦兒聽到過。
文老大也讀過書,但那些內容他卻聽得雲裡霧裡,他媳婦兒隻是鎮上的姑娘沒怎麼念過書,就更加聽不懂了。
直到後來上陽門招徒的消息傳出,又有淩仙宗的各種神仙事跡在鎮上流傳,文老大不知怎的就忽然有種直覺,認為自己父親教授兒子的那本書說不得與修仙有點關係。
也因此,平日不用文向致再強調,他自己都將兒子看得十分緊。
是以這次父親要搬去秀水城,更加印證了他心中的猜想,加上父親平日唯獨對自己兒子用心教導,一想到自己的長子以後說不定能修仙,文老大的心頭就火熱激動。
可惜孩子到底太小,當初淩仙宗收徒的時候文向致沒舍得把大孫子送過去。
他總想著還是自己先教授一二,等到長孫能順利引氣入體了再讓他來宗門不遲。
誰知這淩仙宗開完第一次收徒大會之後,他花了許多錢財也沒能從修士間的渠道中打聽到任何淩仙宗關於下一次收徒日期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