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亦清清連忙把提前分好的高粱麵拿出來,還附帶一包小點心,塞給老木匠。
老木匠雖然手藝算不上頂好,但是個實在人,沒有敷衍她,門窗都結實了很多,亦清清這點東西拿的心甘情願。
老木匠臨走前還幫她把草氈釘在了炕裡側的牆上。
過了晌午,桂花嬸兒和她大兒子就帶著水缸和鐵鍋來了。
“喲,這屋裡看著乾淨敞亮多了”,林桂花笑著說,“小亦知青,你看這水缸放哪兒好?”
“放那兒就行,到時候灶台就壘旁邊”,亦清清給指了個位置,又看了看東西,“這缸大小正合適,鍋也好!”
這是實話,這水缸厚實的很,分量不輕,鐵鍋也不舊,缺的口隻有兩個指甲蓋大小,在邊角上,不妨事,而且都擦洗的乾乾淨淨,看起來就舒坦。
說著亦清清又把布票和點心塞給了林桂花,又湊到林桂花耳朵邊小聲提了句,“好幾個一起來的知青問我這些東西怎麼弄的,我就跟他們提了您,您放心,他們都是不差錢的。”
說完還眨了眨眼。
林桂花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這小亦知青可真是個妙人兒,她隻笑著點頭,“那我就不打擾你收拾屋裡了,路上我碰見了有根,他去弄土去了,估計過會能就來幫你壘灶了。”
亦清清點點頭,把換草席背簍的高粱麵也托林桂花幫忙帶給許冬梅了。
這個有根全名趙有根,是跟大隊長趙有田一個輩分的,比他小上幾歲,也有四十多了。
是林桂花給他她介紹的撿瓦壘灶的好手。
這兩樣村裡的男人有好些會,特彆是撿瓦。
村裡年輕男人就常常靠這活兒在雨夜裡給喜歡的姑娘獻殷勤,所以要是看到哪個年輕小夥兒給大姑娘撿瓦,那鐵定就是有意思了。
這事還是桂花嬸子跟她講的。
桂花嬸子給她介紹的這個趙有根,兒女都成家了,是個老實本分人,年紀最合適,不會妨礙她的名聲。
桂花嬸子走後,亦清清又去打了幾桶水,把水缸灌滿了。
這會中午都下了工,老知青們也都下工回來做飯吃了。
亦清清打水來回這幾趟總算是看清了所有老知青的樣子。
“趙姐,這知青叫啥,這麼能耐,大隊長媳婦都給她扛東西來了,又是缸又是鍋的”,周豔紅湊到趙芳跟前兒打聽,她已經找好回城的路子了,過不了多久就能離開這鬼地方,屋裡有些桌椅箱櫃的,還想出手給新來的知青呢,沒想到就出去上了個工,就看到有個新知青連水缸都搞到了。
“不知道”,趙芳手裡麻利的揉著麵團。
“你昨兒給他們帶了路,就啥也沒問?”周豔紅不太相信。
趙芳自顧自的乾活兒,沒說話。
“趙姐怕是擔心和她們太熟悉了,被她們巴上來求接濟吧,她們這批來得比我們當初還不巧,離秋收分糧還有大半年呢,隊上借的糧食能吃兩個月就不錯了”,湯蘭捂著嘴嬌笑。
周豔紅哼了一聲,“你以為都跟你似的,就知道靠人接濟?”
她最看不來湯蘭這副狐媚子像,偏男人都吃這一套,自己都吃不飽,還願意跟她這個沒多少公分的搭夥做飯,她哭一哭,就好像彆人都欺負了她似的。
周豔紅不知道吃了她多少暗虧。
新來的幾個女知青有好幾個長得好的,尤其這個出來打水的,比湯蘭還嬌俏些,可人家就自己靠自己,提了好幾趟水了,都沒求男人幫忙。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