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來來、李夢雪、鄭曉龍都曾來過她的屋子,見過裡麵的樣子,現在和之前也沒什麼大變化。
陳誌和沒見過,但聽鄭曉龍講過。
隻有雲孤遠是第一次進,第一次接觸亦清清住的屋。
雖然他無數次看向對麵時,也曾在亦清清進出時窺見房間內的一角。
但都不如這次看得清晰。
她的屋子和她的人一樣,清新自然,讓人覺得舒暢明亮。
不過還缺點東西,他悄悄記在了心裡。
老木匠這趟過來,不止給亦清清把門安好了,還給李夢雪他們把後巷的門洞弄了出來就是門板還沒弄上,得等兩天。
露天席地,吹著傍晚的涼風,還彆有一番野趣。
“開飯了,放心,量足,大家都能吃飽”,亦清清說。
吃飽,在這個時代來說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趙有根和老木匠看著這一桌子菜,和旁邊盛的滿滿的飯,被震驚了。
他們聞到了肉味不假,但一兩片肉也是肉,誰家招待客人也沒有一下子做好幾個葷菜的。
在他們眼裡,除了肉,雞蛋也是葷菜。
而且乾的飯啊,雖然摻了些玉米麵,但也是乾的啊,一般隻有農忙時,才能偶爾吃上一頓乾的,還沒亦清清準備的多。
農村有句老話,人家對你是什麼態度看吃飯時端出來的菜就知道。
趙有根和老木匠決定,小亦知青這一桌子好飯,是最高的禮遇了,一時間對她的好感度又蹭蹭長了一大截。
有了幾分看自家子侄的感覺。
兩人對視了一眼,趙有根站出來說,“這又是米飯又是肉蛋的,太破費了,這一頓吃了,我可不能再收你其他東西了,錢也不要了,以後有啥要幫忙,一定喊叔。”
老木匠也說,兩扇門算他送的了,這飯謝謝她了。
亦清清看他們是認真的,想了想說,“今兒我份量做的挺大的,怕你們吃不飽,鍋裡還有一些,可能吃不完,不如給您們帶回去,否則我也覺得良心不安。”
趙有根和老木匠這才答應了。
“你既然喊我一聲叔,以後有啥要幫忙的,就來找我,能幫的我肯定幫”,趙有根吃著碗裡堆起來的玉米飯說。
老木匠也是這個意思。
“誒,都嘗嘗我做的肉”,亦清清一人給他們舀了一勺子紅燒肉。
“這肉絕了!”鄭曉龍稱讚道,“趕得上縣裡國營飯店弄的味兒了。”
“確實”,陳誌和也說。
亦清清心想這不對啊,她廚藝等級才2級,平常做飯就能吃出來和人家的差距了,怎麼會趕得上?
她也夾了一塊。
確實比她之前做的要好吃很多。
這不對啊!
她又想到了自己之前的猜想,又嘗了嘗剩下幾個菜。
果然,野菜煎雞蛋和絲瓜蛋湯也超出了她的正常廚藝水平。
那就隻有一個可能,味道的增色不是因為她的廚藝,而是因為食材。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