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都明白,這陽謀,難破。
就算彼此有心坐下來談判,都不會相信彼此了。
因為賀蘭夫人,已經死了。
他們不會相信趙光義,趙光義也不會相信他們。
更何況,幕後還有一隻黑手,推動他們。
楊信歎了一口氣。
“後周被大夏攻破,一點也不冤枉。
大夏能夠以如此速度,如此手段高明的收複趙郡。
打的趙郡,毫無還手之力,甚至連傷大夏皮肉傷都不可能。
我等自詡當世猛將智者,如今卻被玩弄於股掌之間。”
在場的諸位,都是久經沙場的人,哪裡不明白,幕後之人多半是大夏的衛青。
當初,他們和趙匡胤是後周將領。
後周被大夏先帝滅亡,滅亡之後的他們就隨著趙匡胤,歸順了大夏。
後來對於趙匡胤又勾結北元帝國。
他們也沒有其他地方將領那般的抵製,以及愛國情懷。
不侍二主什麼的。
因為他們大部分人,都處於五代十國,今天這個將領叛亂,明天那個將領叛亂的。
也不知道跟隨了多少個主公了。
不侍二主,三姓家奴,這些代名詞。
他們隻能說,格局小了!
他們甚至都將投靠哪方主公,當做日常習慣,基本操作。
對於趙光義的抗拒,不僅僅是因為趙匡胤。
還有就是,他們這個環境的人,比任何地方的武將,更加注重兵權。
沒了兵權,就是待宰的羔羊。
趙光義動了他們核心利益,就是要他們命。
如何不會拚死反抗。
李處耘皺了皺眉頭,問道。
“將軍,我們現在怎麼弄。
趙郡守,多半是不可能活著回到趙郡了。
大夏不可能放虎歸山。”
李處耘問出了現在眾人,最擔心的問題。
群龍無首。
進退兩難。
前途未卜。
李處耘問出眾人這句話,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他們現在投靠誰。
自立肯定不現實。
他們幾斤幾兩,比誰都清楚。
原來整個趙郡的實力,在大夏,以及周邊幾國而言。都不過夾縫中生存。
遇到周邊幾國,就是螞蟻和大象。
人家不過是派出一支軍隊,你就夠嗆。
舉國之力,還不直接碾壓死你。
隻不過李處耘沒有直接了當說出,投靠誰。
畢竟現任主子還沒死,他們就想著背叛了。
哪怕他們都知道,趙匡胤肯定回不來了。
對於衛青,他們也知道。
和大夏左丞相諸葛亮一般,用兵極為穩重。
趙匡胤到了他的手裡,哪裡還跑的掉。
趙匡胤本想學關羽單刀赴會。
哪曾想,變成了自投羅網。
就在眾人舉棋不定的時候,騎兵探子來報。
“楊先生,諸位將軍。
趙光義,黃袍加身,稱帝了!”
眾人聽了臉色大變。
楊信眼皮跳了跳,嘴角直抽抽,悲歎道。
“造孽呀,這是天要滅趙家呀!”
哪怕是當初他們和趙匡胤密謀,也不敢黃袍加身,連稱王都不敢。
定下的的戰略方針,是左右逢源於北元,還有大夏之間。
夾縫中生存,以自身為籌碼,借著兩大帝國資源,不斷的壯大勢力。
爭取大夏,讓趙郡割據自治,雖然還在大夏名下,但是不歸大夏管。
不說稱王了,你稱帝之後,還有活路麼。
不說大夏不容你,連北元,也不會容你。
“趙光義害我等!”
這是將趙光義集團,也推向諸帝國的對立麵。
“將軍,現在怎麼辦!”
曹彬著急的問道。
楊信冷靜下來,沉思了片刻。
“如今我等,隻能立馬宣布平叛。
與趙光義鬥個你死我活的。
才能保全性命和前途。
趙光義,犯了五方帝國的忌諱。
當初不過於五代十國,哪裡知道,九州之廣闊。”
眾位將領也都歎了一口氣,以前五代十國時期,他們爭的你死我活。
哪裡知道,在五代十國之外,還有大夏,大元,大唐,大秦,大漢。
原來他們在五代十國,也算一流名將,一流謀士。
如今站在整個九州大陸的平台,他們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一開始,楊信本打算避開趙光義,保存實力。現在被逼的隻能上了。
曹彬有些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