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策府。
“陛下,成吉思汗從歐洲大陸回來了。”
長孫無忌說道。
北方的動靜,由各方勢力的探子傳了回去。
大唐已經接到了來自北方的情報。
李世民點了點頭,臉色雖然有些憔悴,被酒色掏空了身體,依舊還能從他的麵容中,看出俊朗神武。
今天的天策府,聚集了所有跟隨李世民戎馬一生的將領。
李世民,看著長孫無忌,點了點頭。
“這次召見諸位,就是商討,如何應對眼前的局勢。
成吉思汗,80萬鐵騎,陳兵大夏嘉峪關。
大夏,也派出了對北方草原作戰的名將。
恐怕北方大戰一觸即發。
我等該如何部署應對。”
侯君集開口說道。
“陛下,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四方帝國,同時圍獵瓜分大夏。”
李世民也有些心動,單對單,沒有一方帝國,能夠乾掉大夏。
但是四方帝國同時動手,這就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最起碼,也要在大夏的身上咬下一塊肉。
之前誰都不願意先動手,先動手的將直麵大夏主力。
北方草原,如今開了這個頭,頂住了大夏的壓力。
李績開口說道。
“陛下,動手,是肯定要動手的,關鍵是什麼時候動手。”
眾人聽到李績的話,全部將目光看向他。
“哦,懋功有何計策。”
李績,字懋功,原名徐世勣。後賜李唐皇姓。
李績思考了片刻說道。
“陛下,如果我們現在,緊隨北方草原,在邊境,集結軍隊。
那麼隻會吸引大夏的注意力。分散大夏原本應該集中在大元帝國的注意力。
讓大夏防備我等三大帝國,不敢與北方草原決戰。
處於防守狀態。
那時候,大夏憑借強大的國力,和我們打消耗戰。
對於我們而言,就沒有太大意義。
我們必須要等大夏和北方草原,進入決戰。
才能出兵。
必要的時候,我們還需要要,邊境退兵百裡,向大夏示好。
讓他們放鬆警惕。
全力和北方草原決戰。”
李世民點了點頭。
“懋功所言極是。”
……
大秦
“陛下,如今根據北方的情報,大夏和北方草原,恐怕要發生一場決戰。
西方唐皇李世民,派來使者,想與我大秦結盟,一起攻夏。”
李斯說道。
秦始皇點了點頭,問道。
“丞相如何看!”
李斯又繼續說道。
“陛下,我大秦對外,本就是遠交近攻。
如今大夏強盛,我等聯合,攻夏,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秦始皇沒有讚同,也沒有反駁,將目光看向了蒙恬。
“蒙愛卿如何看?”
蒙恬朝著始皇帝,行了一禮。
“陛下,我不同意丞相的看法。”
始皇帝對於蒙恬的回答,沒有意外,畢竟蒙恬和李斯的主張,不一樣,兩人政見不和,很難遇到想法一致的時候。
李斯的嘴角抽了抽,眼神中的惱怒之色,一閃而過。
一副和顏悅色,洗耳恭聽的樣子。
“哦,不知道蒙將軍有何高見,
如今四方帝國,好不容易,有北方草原,開頭,決戰大夏於北方。
這樣千載難逢的時機難道不是我大秦,圍攻大夏的機會。
如果不圍攻大夏,大夏豈不是少了一份壓力。
蒙將軍這是在幫大夏,還是效忠我大秦。”
李斯的話,不可謂不狠,明眼人都看出來,如今圍攻大夏,就可以趁火打劫。
而蒙恬不讚同李斯的話,大秦朝堂的眾臣認為,這是在幫大夏。
不過蒙恬完全不理會李斯,而是看向秦始皇,問道。
“陛下,你覺得我大秦的國力,比大夏如何。”
秦始皇沉默了片刻,說道。
“朕,沒統一六國之前,本以為,天下之大,何人能夠與我大秦爭鋒。
統一六國之後,
統一度量衡,修建馳道,長城。大秦的國力,達到空前的鼎盛。
朕目空一切,傲視天下。
但是也正是這個時候,我的層次,格局,站到了五方帝國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