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邊,不僅是長孫無忌想要編撰大夏史書,諸葛亮這些大臣這邊也在談論著有關大夏史書。
狄仁傑開口說道。
“諸位大人,我覺得我們大夏也應該開始著手準備編撰一本萬古流傳的史書了。
畢竟這樣的工程量並非一朝一夕。
而且哪些人來編寫,也要準備。”
狄仁傑的話一說出來立馬引起眾人的共鳴,畢竟對於史書而言他們這些人都是站在一個立場上,時間又有幾人能夠不聽到萬古留名而激動的渾身顫抖,他們也不能免俗。
眾人對於大夏能夠統一九州從來沒有過質疑,今天他們感知到大夏帝君趙鎮的實力最起碼超凡入聖2境,讓他們信心大增,甚至那10年空白的曆史到時候可以添到萬古史冊中。
本來編撰史書大體得留在九州統一的差不多的時候,畢竟現在首要任務是如何最快最有效的統一九州。但是今天得知趙鎮如此年輕的超凡入聖2境甚至還有沒有暴露的可能性。
滿朝文武內心都有些飄了,頗有一種大夏無敵的寂寞感,統一九州有壓力麼?橫推!
他們有種提前論功行賞的感覺,除了九州統一之後的封賞爵位,他們更在意的是史書裡的自己。
張良皺了皺眉頭說道,
“那麼何人負責編撰這本史書呢,它的意義重大,工程量浩大。要寫儘九州曆史無比真實公正。
這本史書儘可能做到不詭辯抑抗不虛美隱惡。”
包拯補充道,
“我認為不能讓文人去編撰史書,畢竟文人注重詞語的修飾,而史書注重的是記錄曆史的真相。維護在那個時間段曆史發生了什麼,它的真實性嚴謹性。
隻有曆史足夠嚴謹真實,隻有足夠的公正。才不能不負我們在場的所有人。”
包拯的話眾人點了點頭,公平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
就在眾人思考何人負責編撰史書的時候,外麵突然走進來一人,大聲的說道。
“就讓老朽來負責主持編撰這本史書。”
來者的聲音驚動了眾人,他們順著聲音的方向紛紛轉頭望了過去。
見到來人的相貌他們內心有些釋然,來人正是聖人的至交好友。
被聖人尊為“君子”,有著“文宗史聖”以及“經臣史祖”美譽的。先帝認可的賢人。
盲於目而不盲目於心者的“左丘明”。
眾人紛紛起身行禮,
“見過左公!”
左丘明也是感知到了趙鎮那王道中透著霸道的超凡入聖2境的氣息。仿佛冥冥中有所有指引,強烈的曆史使命感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讓他知道是該他為大夏拋灑熱血的時候。
左丘明的身後跟隨著一群人,是他來諸葛亮等人所在地之前讓人負責將這些人召集到他府中的。
這些人分彆是,司馬遷、班固、陳壽、範曄、劉知己、杜佑、司馬光、章學誠、馬端臨、黃宗羲、顧炎武。
他們也紛紛朝著滿朝文武行禮,因為他們知道這群人能夠決定他們是否有資格追隨左丘明編寫大夏萬古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