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銷售把業務開脫到縣城和省城,林清雅決定在省城和縣城租一間倉庫,用來存放貨品。
等訂單加工完成後,林清雅找運輸隊,把這批貨拉到倉庫。
林清雅和兩位知青共同和客戶交涉,把訂單交付完畢,也順利拿到了貨款。
林清雅還挺驚訝,這王永成竟然有門路找到省城最大的發電廠,這發電廠職工可是有錢,難怪舍得買一千份手撕雞作為五一勞動節的職工福利。
麻辣手撕雞定價3元,王永成賣給發電廠是3.5元一袋。
而趙文川也想必是學著王永成的法子,也找了家紡織廠,把鹵雞腿談成了五一勞動節的職工福利。
泡椒雞爪大袋)定價2.5元一袋,趙文川賣的2.8元一袋。
林清雅拿到貨款後,存到賬戶裡,又和兩位銷售先回大隊。
而趙香蘭那邊也把縣城的訂單貨款給拿到了。
回到大隊後,林清雅先讓趙會計給四位同誌計算這周的工資。
“王永成,工資八十九元。”
“周國民,工資三十元。”
“趙文川,工資六十三元。”
“周國秀,工資二十一元。”
趙會計在上頭念著名字,把工資一一發給幾位同誌。
房間外彆的職工也圍了過來。
“銷售工資這麼高,林場長,我也想乾銷售!”
“為什麼知青工資比我們大隊小夥子工資高那麼多?林場長,你是不是偏袒知青?”
林清雅輕笑,看向王永成,下巴輕揚示意門外,“王同誌,你說你是怎麼把這手撕雞賣出去的。”
“我第一天到省城,時間太晚也沒舍得住招待所,就在橋洞底下睡了一晚,第二天去發電廠門口蹲到了廠長,磨了他七天,帶上的十幾袋手撕雞全部叫他家幾個小孩兒給吃完了,才肯答應我把手撕雞作為職工福利發放。”
有人問道:“王永成知青同誌不是省城人啊?”
王永成又憨憨地笑說:“我家住在北方,不是南城人。”
林清雅當初也以為他是省城人,不然他這麼積極想去省城,不過這才聽出了他的幾分北方口音。
門外職工又唏噓:“原來這銷售也不好乾啊。”
這四位銷售成功打下了基礎,林清雅又任命王永成和趙文川為銷售組長,招聘了十名職工,各五個分到他們各自的小組,讓他們繼續去拓展銷售版圖。
從四月到五月底,訂單呈井噴式上漲。
“林場長,這是這兩個月的營業額。”趙會計把賬本遞給她。
營業額近兩萬,林清雅看完賬本後,又到公社找到楊書記,“楊書記,我們養雞場想資助紅旗公社全體社員通電入戶。”
這養雞場賺的錢是紅旗公社的財政,用來給社員通電,也是物儘其用。
楊書記滿心感慨:“小林同誌,你這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把養雞場辦理的有聲有色,我當初慧眼識珠啊。”
又鬥誌昂揚道:“好,就按你說的,咱們公社要全麵通電,做全省第一個全麵通電的公社!”
公社書記決定後,通電的計劃就正式實施了。
通電需要電線杆子和電線,電工安裝費。
這電線杆子,以目前的資金,隻能使用集體資源的木頭。
等地方財政上去了,再換成水泥澆築的杆子。
木頭可以節省,但電線必須財政出錢,而這筆錢便是養雞場來負責。
公社廣播通知紅旗公社全麵通電後,還開了個大會,一半接受,一半人反對。
反對的人,自然是擔心用電,如今電費很貴。
不過反對也沒用,這是公社決定的,不想用電的人,可以不往家裡接電線便是。
林清雅是個雷厲風行的人,作為負責人,很快把工人敲定好,先把木頭給砍了,樹不用剝皮,直接把樹杈砍了,稍微磨平,插在土坑裡埋起來不倒下就可以。
電線是從人民公社往附近大隊開始拉的,先把雲峰大隊的電纜線裝好,再裝其他的大隊。
這項目從五月底動工,到七月才正式完工。
而七月林清雅也終於能在家裡用上電。
周家通電的那天,全家人都在,看著林清雅把電燈繩拉拽一下,那白熾燈泡就唰得一下點亮了,全家都興奮了。
彩虹甚至激動地尖叫:“啊啊啊,我們通電咯,嫂子,我們是不是以後還能在家看電影了?”
林清雅寵溺地看著她:“是啊,等以後把電視機買回來,就能看電視了。”
周秀雲也笑著唏噓:“以前是做夢也沒想到,我們還能用上電。”
林清雅無奈輕笑:“媽,你沒想到的還在後頭呢。”
林清雅回到新房,也拉開了電燈,看著那盞燈泡亮起,她的快樂好像也被些微的光亮點亮了。
原來讓家人感受到快樂,看著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自己會更幸福。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