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兩人站一塊,吸引了不少目光,不過路過的同學都隻看了眼,並沒有露出什麼誇張的表情。
這七七屆大學生是很特殊的群體,有夫妻雙方為同一屆學生,也有老師和學生是同一屆,年齡跨度大,還有父母作為研究生入學和子女作為本科生入學同一屆。
林清雅甜蜜一笑,“那我快點領完來這找你。”
周霽川溫柔點頭,看著她邁著輕快的步伐往同學們中走去,也滿眼為她自豪地走向校門口。
女生都是以寢室攢堆兒,這年代也一樣,同一個寢室更加團結。
林清雅倒是隻和孟洵美打過招呼,其餘的室友暫時還沒來報到,所以她們寢室隻有她們三個。
這時候交通不發達,會出現路上耽誤的情況,也有那種通知書被工作單位扣押,遲遲不能報到的情況,還有組織關係各方麵,總之,這時候考上大學還不行,還得通知書拿到手裡才安心。
林清雅走過來後,孟洵美熱情地介紹:“都是同學,兩位同誌都彆拘謹了,相互認識一下吧。”
林清雅輕笑,伸出手,“林清雅。”
那女孩伸來握手,聲音帶著特有的京腔,微笑地打量了林清雅一眼。
“顧湘。”
林清雅也大方地笑了笑,又和孟洵美說:“這是去哪裡領?”
“校體育館。”
剛入學報到的時候,繳納了十元的講義費,也就是書本費,還交了軍訓的服裝費用,發了一張軍訓服票。
她們往校體育館走去,這老式體育館也是很有年代感的磚房,所有同誌都在窗口排隊,憑票領取作訓服。
其實就是六五式綠軍裝,鬆枝綠的顏色,全民統一款式。
林清雅本就羨慕周霽川有部隊發的正規綠軍裝,大街上很多人穿的是仿軍裝,這下她也有一套綠軍裝了。
三個人領完軍訓服,林清雅讓他們幫忙拿到寢室,自己先和周霽川回去吃中飯。
吃了中飯,下午又得趕到學校,好在叫個三輪車幾分鐘的路程。
周霽川把她送到學校,下午也要去軍校一趟,辦理走讀手續。
林清雅回到寢室,又有同誌過來通知,新生及時拿著糧油遷移證和戶口遷移證,交給戶籍科室辦理登記。
這糧油遷移證和戶口遷移證,是提前在戶籍地辦理好的,拿到學校後,交由戶籍科室登記,才能憑此發放飯菜票。
林清雅隻覺得這時候手續確實挺繁雜,又從箱子裡,打開小鐵鎖,把她的文件都找出來。
這開學不僅要帶政治關係說明,還要帶家庭經濟條件證明材料,憑此發放助學金。
林清雅又和兩位室友前去學校戶籍科室,都找不到地址,一路問了過去,科室門口又是排起了長隊。
沒有辦法,這時候因為取消了大學班主任製度,學校有宣傳隊駐紮,各班由班委會領導,所以,很多手續暫時得她們學生自己辦理。
等到她登記完成,科室通知她,每月的飯菜票,稍後由各班級生活委員發放,如果不夠的,可以拿著糧票和錢到統一地方自行兌換。
辦理完糧油關係,下午好幾個室友都到了,大家又互相認識一下。
新來的蔣紅英,郭超英,何文芳是分彆是來自安徽,河南和江西,都是往屆生,高中畢業後在城裡參加工作,去年直接參加高考。
方靜宜和周漱玉是本地人,當初的老三屆,插隊知青,剛從公社轉了戶口回來,看著年紀稍大,麵孔有歲月磨礪的痕跡。
這裡麵顧湘的運氣最好,從小就讀部隊子弟學校,這十年幾乎沒受到什麼影響,教育正常進行,讀到初中又恰逢鄧公整頓教育,全體初中畢業生,直接升到高中,高中讀兩年,又正好1977年高中畢業,恰逢恢複高考,又直接參加高考,最終成功考取首都師範學院。
大家都來自五湖四海,熱情地交流著。
孟洵美性格開朗,為人真誠,開學第一天,就已經開始邀約書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