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中文係全校師生例行升國旗。
升旗儀式前,又有好幾個男同學,跑過來給吳純如送情書。
剛開始也有很多給林清雅送的,不過她已婚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新生,就沒多少同學送了。
吳純如收情書的畫麵,正巧被走過來的吳老師看到了。
吳秋舫不是他們係的老師,還專門過來看中文係升國旗,和中文係幾個老師站一堆聊著天,眼神有一搭沒一搭地瞅著吳純如的方向。
知道內情的,都曖昧地看著吳純如,不知道內情的,都被吳老師吸引住了目光。
這男人分明都三十歲了,插著兜站在那跟大白楊似的,修長筆直,光華內斂,氣質出塵。
他身上有股子古代文人墨客,冷傲清絕的氣質,那是墨水浸染出來的,從內到外散發出的風骨和亮節。
儀式結束後,吳純如頂不住老男人的眼神了,立馬把情書扔給了郭超英,然後頂著眾人的視線,臉頰火辣辣地跟在吳秋舫後麵,往同一個方向走了。
郭超英捧著懷裡的情書,和林清雅麵麵相覷。
林清雅開玩笑說:“收著吧,看有沒有出色的文采,到時給文學社刊登出來。”
霽川文學社策劃表完成了,提交給學校領導,很快給出了回複。
審批不能通過,還需要一位指導老師,這位老師要他們自己去找,因為是校內第一個學生自發組織的文學社,不具備專業的學術性質,是拿不到學校的資源和經費的。
郭超英在這攛掇,“純如,我們缺個指導老師,你去做吳老師的工作,看他答不答應。”
吳純如去找了吳老師,不知用了什麼辦法,很快就答應了。
她們重新提交了審批,終於通過了,但是必須按照辦理文學社的規章製度執行。
比如,這是校園內流通讀物,不建議有償發行。
林清雅是個雷厲風行的人,有正向導向的事,都願意去挑戰嘗試。
她又製定了文學社的各項規章製度,包括會議投票權,罷免權等條例,都詳實地提了出來。
文學社審核通過後,林清雅擔任社長,郭超英和吳純如擔任副社長,開始正式向全校招納新生社員。
新生社員招納了將近二十個,其中不乏文采方麵的佼佼者,組成第一屆霽川文學社成員。
每周五晚上,例行開社員會議。
會議場所,定在教學樓。
第一次會議,林清雅,郭超英,吳純如依次上去講話,新生成員也是熱情澎湃。
都是一群文學愛好者,組織在一塊,就能侃侃而談。
大家相互認識過後,林清雅宣布了任務,麵向全校征文,為第一次印刷月刊供稿。
“全體社員宣傳下去,我們征稿是會提供稿費的,像是每期詩歌:長篇5元首,短篇3元首。小說的話麵議。文藝評論是每條15元。詳實稿費,到時印在征稿頁麵。”
社員聽到這文學社還給發稿費,激動地舉手:“社長,我們內部成員可以參加嗎?”
林清雅微笑,“可以。”又宣布,“征稿任務,截止半個月後,大家踴躍收集征稿,內部各欄目編輯審核後,再推給我定稿。”
“是,社長。”
林清雅又和大家敲定了征稿內容,包括詩歌、小說、文藝作品評論等,主題和字數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