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完了北大校園,中午,什方和劉春雲兩位副社長,又在北大食堂,招待兩人。
林清雅和什方計劃了後麵的聯名出刊,這個消息,令人精神振奮。
曆史的軌跡,細微處悄然發生了改變。
什方打算邀請文藝界的知名相聲演員侯寶林馬季等名人,到校演講,屆時兩大詩社聯名舉辦這場活動。
從北大出來,郭超英回學校,林清雅先去一趟倉庫。
剛到辦公室,財務經理拿來一堆票券。
“場長,這是商業局上午送來的票券。”
林清雅檢查一下,基本是本市通用的一些肉票,布票,還有友誼商店的購物票。
這些票券,是由商業局統一印刷分發,按計劃指標,分給單位。
林清雅笑說,“我們這大半年交了那麼多利稅,也該讓我們單位的職工享受本地福利了。”
財務經理也說,“可不是,我們外省過來的,吃個早飯,隻能自己去兌換糧票,布票也隻能拿全國通用的消費,要不就是托人回公社購買,這下好了,我們單位也能享受這些福利,去逛這首都的商場了。”
林清雅知道這大半年首都這邊的職工,為了開拓前線吃了不少苦,但時代特殊沒辦法,看完把文件袋交給財務經理,“馬上發工資了,你按計劃指標把這些票券連同工資,給職工分發下去。”
財務經理點頭收下,“好的,場長。”
林清雅看完了數據報表,又給場部打了電話過去,詢問了生產進度。
趙香蘭一一回答了,沒什麼沒問題後,又提到了紅旗牌雞毛筆這個項目。
“場長,這雞毛筆是你當初批準生產的,後來你走了,這雞毛筆也一直銷售不理想,送到供銷社去上架,也沒人購買,利潤基本可以忽略不計。職工拿不到提成,都自己辭職不做了,現在隻剩下那個做筆的趙師傅,還兢兢業業的做這個。這雞毛筆的項目,你這邊還打算繼續做嗎?”
養雞場的管理層覺得,這項目其實就是場長的興趣愛好,是諸多生產線其中最末端的一個,平日場長都不會過問,當也真沒有什麼營收。
但場部的管理也不敢過問,畢竟是場長親自批的項目。
林清雅也想起來了,這雞毛筆是她要求生產的。
雞毛筆屬於書法工具,拿到供銷社去售賣,供銷社賣農產品還差不多。
偏遠地區又有幾個書法家,銷售不好也是意料之中。
不過紅旗公社老一輩的,還是很多書法優秀的。
林清雅說:“趙師傅的手藝,不能埋沒了。這樣,你把這些雞毛筆都裝箱了,讓你愛人下一趟送貨順便給我送過來,我在首都這裡想辦法出售。”
趙香蘭點頭,“好的,場長。”
林清雅掛了場部的電話,又打電話問了飼料廠的進度,最新研發的雞飼料已經生產出來了,先提供紅旗養雞場,再是全縣這個養殖基地,最後開始向全國出售。
陳文博彙報:“廠長,廠房周邊的職工宿舍樓,操場,衛生室等設施,都已經修建完畢,宿舍樓安排職工入住了,還有專家樓和實驗室也修建完畢。”
林清雅點頭:“很好,我們的飼料配方需要不斷地進行改進研發,你先招聘一批這方麵的專業人才,直接安排入住專家樓,待遇薪水都落到實處,實驗室內需要的實驗器材費用,直接向趙香蘭申請。”
陳文博點頭:“好的,場長。”
林清雅安排完飼料廠這邊,歇了口氣,喝了口水,又接到了趙政廉打來的電話。
這通電話是關於學校的建設,全縣57個公社,其中隻有38個公社,修建有公社學校,其中大部分建成的公社學校,還是不能遮風擋雨的泥巴房,有的公社學校還是今年由老師一磚一瓦搭建出來的。
“林廠長,按理說全縣公社,各自為政。但你也知道,全縣還有很多公社沒有脫貧,沒有修建學校,學生們隻能走幾十公裡去彆的公社讀書。最近又一個牛子溝的學生娃,早上頂著大暴雨,走去彆的公社上學,結果從懸崖滾下去摔死了。”
林清雅呼吸一窒,“我知道的,書記,我立刻安排下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