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分鐘後,出租車停在高鐵站門口。
譚越付了車費,拎著行李箱,陳子瑜則背著雙肩包,手裡攥著小錢包,兩人跟著人流走進候車廳。
候車廳裡已經坐了不少人,大屏幕上滾動著列車信息,他們要坐的列車還有二十分鐘檢票。
找了個空位坐下,陳子瑜從包裡掏出兩顆糖,遞了一顆給譚越:“薄荷糖,提提神,等會兒在車上可以睡一會兒,到洛京要兩個半小時呢。”
譚越剝開糖紙,把糖放進嘴裡,清涼的味道瞬間散開。
他看著陳子瑜低頭刷手機的樣子,陽光從頭頂的天窗照下來,落在她的臉上,柔和得像幅畫。他忽然想起兩人第一次一起旅行,也是在高鐵站,陳子瑜因為緊張,差點把身份證弄丟,還是他在安檢口撿到的。
那時候他就想,以後要和她去更多的地方,旅途中要仔細照顧她。
檢票口開始排隊時,譚越拎著行李箱,陳子瑜跟在他身後,手裡拿著車票。
列車緩緩駛入站台,銀色的車身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找到座位後,譚越把行李箱放在行李架上,幫陳子瑜調整好座椅靠背,又把小毯子遞給她:“睡會兒吧,到了我叫你。”
陳子瑜點點頭,靠在椅背上,很快就睡著了。
譚越拿出筆記本,翻到空白頁,開始寫旅行日記。
他寫今天清晨的陽光,寫陳子瑜吃麵條時的樣子,寫出租車師傅的話,還畫了個小小的笑臉,旁邊標注著“和子瑜的洛京行,第一天”。
列車駛出市區,窗外的風景漸漸變成了田野和樹林。
綠油油的麥田在風裡搖晃,遠處的村莊炊煙嫋嫋,偶爾能看見幾隻白鷺從田埂上飛過。
譚越合上筆記本,靠在椅背上,看著陳子瑜熟睡的側臉,心裡滿是踏實的感覺。
兩個半小時過得很快,列車廣播裡傳來“前方到站洛京龍門站”的提示時,陳子瑜剛好醒過來。她揉了揉眼睛,看著窗外,興奮地說:“到了?我好像沒睡多久啊,感覺才閉眼就到了。”
“你睡了快兩個小時,可能是昨晚沒睡好。”譚越幫她拿過背包,“先去出站口,然後打車去民宿,民宿老板說可以幫我們留著房間,直接登記就行。”
走出高鐵站,一股溫熱的風撲麵而來,帶著點草木的清香。
陳子瑜深吸了口氣,笑著說:“洛京的空氣好像比咱們那好,你聞,有花香味。”
“可能是路邊種的牡丹吧,洛京不是牡丹花城嘛。”譚越打開打車軟件,很快就叫到了車,“民宿在古城旁邊,離十字街也近,放了行李就能去吃飯。”
出租車穿過洛京的街道,路邊的建築漸漸有了古城的韻味。
灰色的磚牆,飛翹的屋簷,還有掛著紅燈籠的店鋪,偶爾能看見寫著“洛京水席”“牡丹酥”的招牌。
陳子瑜趴在車窗上,不停地拍照,嘴裡念叨著:“比我想象中還要好看,你看那個店鋪的門簾,是藍色的,好特彆。”
民宿是一棟兩層的小樓,門口掛著塊木牌,上麵寫著“青石板民宿”。
老板是個四十多歲的女人,笑著迎出來,幫他們把行李拎進去:“你們是譚先生和陳小姐吧?房間已經收拾好了,在二樓,開窗就能看見古城的城牆,晚上還能看見燈籠亮起來。”
房間不大,但很乾淨,淺色的床單,木質的桌椅,窗台上擺著一盆綠蘿。
陳子瑜走到窗邊,推開窗戶,果然能看見不遠處的古城牆,灰色的磚塊層層疊疊,牆頭上爬著些綠色的藤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她回頭對譚越說:“太喜歡這裡了,晚上我們可以去城牆邊散步,肯定很有意思。”
“好啊,等吃完飯回來,我們先歇會兒,晚上再去逛。”
譚越把行李箱打開,把兩人的換洗衣物放進衣櫃裡,“你先坐會兒,我去問老板附近哪家水席好吃,剛才路上好像看見幾家,不知道哪家正宗。”
老板推薦了一家離民宿不遠的“老洛京水席樓”,說本地人都愛去,味道正宗,還不用排隊。兩人拎著包出門,沿著青石板路往前走,路邊的店鋪大多開著門,賣著各種紀念品和小吃。陳子瑜停下來,在一家賣牡丹酥的店鋪前看了看,老板熱情地遞過試吃品:“嘗嘗吧,剛做的,甜而不膩,是洛京的特色。”
陳子瑜嘗了一塊,酥酥脆脆的,帶著淡淡的牡丹花香,她回頭對譚越說:“好吃,我們買一盒吧,晚上餓了可以當零食吃。”
譚越付了錢,把牡丹酥放進包裡,笑著說:“你啊,每次出來都要買零食,上次去蘇城買的桂花糕,到現在還沒吃完呢。”
“那不一樣,桂花糕是蘇城的,牡丹酥是洛京的,每個地方的都要嘗嘗嘛。”陳子瑜拉著他的手,快步往前走,“快走吧,我都餓了,想趕緊吃水席。”
老洛京水席樓裡人不多,他們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
陳子瑜輕聲問服務員有沒有推薦的特色菜。
服務員遞過菜單,笑著介紹:“我們家的牡丹燕菜、連湯肉片、焦炸丸都是招牌,你們兩個人的話,點三個菜就行,再送份甜湯。”
陳子瑜點了牡丹燕菜和連湯肉片,譚越又加了份焦炸丸。
很快,菜就端上來了。
喜歡從離婚開始的文娛請大家收藏:()從離婚開始的文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