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城市濟水的臘月,寒風裹著細碎的雪沫子,在老城區的青石板胡同裡打著旋兒,卷起牆角堆積的枯葉,又狠狠砸在紅磚牆頭。
這是北方冬天獨有的凜冽,卻也透著一股子熱鬨的年味。
客廳裡,老式鑄鐵暖氣片燒得滾燙,手貼上去能燙得一縮,譚兆和戴著老花鏡,坐在梨花木桌前翻行李箱,指尖劃過疊得方方正正的厚棉襖。
李玉蘭則在一旁的絨布沙發上疊羊絨衫,兩人正商量著去京城要帶些什麼東西。
“你那瓶老陳醋得帶上,子瑜她爸是南方人,平時吃慣了甜口,讓他嘗嘗咱北方的醋,拌涼菜、蘸餃子都香。”
李玉蘭把一件深灰色厚棉襖輕輕放進箱子,又拿起一條駝色羊毛圍巾搭在上麵,指尖捏著圍巾厚實的針腳。
“還有你愛吃的凍梨,我用保溫箱裝好了,到了京城給子瑜他們嘗嘗鮮南方沒有這口,解膩又開胃。”
譚兆和點點頭,從陽台的儲物櫃裡抱出一個陶壇子,壇口封著紅布。
是他泡了三年的臘八蒜。
“放心,早收拾好了。對了,你給子瑜做的那罐豆包,也得裝在棉包裡帶上。她上次視頻還念叨,說想你做的北方豆包,甜滋滋的還頂飽,到時候你倆正好一起蒸。還有濟水老字號的芝麻糖,譚馨那孩子最愛吃,得多帶幾盒,省得她到了京城又鬨著要。”
兩人正說著,門被輕輕推開,一股寒氣裹著雪粒鑽了進來,安暖提著一個印著碎花的保溫桶走進來,哈出的白氣在冷空氣中凝成小水珠,身後跟著背著粉色書包的譚馨。
昨天下午,她剛接到譚越的電話,說想讓她帶著譚馨一起去京城過年,今天一早就趕過來,既是確認這事,也想幫著一起籌備。
“伯父,伯母,我來啦!”安暖把保溫桶往桌上一放,桶底的熱氣在桌麵上熏出一圈白霧,“昨天譚越給我打電話,說讓我帶著譚馨跟你們一起去京城過年!”
譚馨放下書包。
書包上掛著的毛絨兔子晃了晃,她跑到李玉蘭身邊,抱著她的胳膊撒嬌,臉往李玉蘭的棉襖上蹭。
“爺爺奶奶!譚越叔叔昨天給安暖媽媽打電話啦!說要帶我們去京城過年,還能去看故宮的太和殿!子瑜阿姨是南方人,會不會給我們做甜湯圓呀?我還想讓她教我做呢!”
李玉蘭笑著摸了摸譚馨的頭,掌心蹭過孩子柔軟的頭發:“是呀,你譚越叔叔早就跟我們說了,就等你媽媽點頭呢。故宮肯定能去,到時候讓你爺爺給你講太和殿的故事,他肚子裡裝著好多這些事兒呢。子瑜阿姨是南方人,說不定還會給你做南方的湯圓,甜滋滋的可好吃了。”
安暖在沙發上坐下,拿起桌上的搪瓷杯喝了一口熱水,暖意順著喉嚨往下走。
她看著兩人收拾行李,主動接過李玉蘭手裡的羊絨衫疊起來,一邊疊一邊說:“伯母,昨天阿越電話裡還說,京城冬天比濟水還乾冷,讓我多給譚馨帶點厚衣服。我今天把她最厚的羽絨服、暖手寶都收拾好了,就等著跟你們一起走呢。對了,你們還需要帶點啥?我幫著一起準備,譚馨的寒假作業我也檢查過了,帶了幾本常用的,到了京城也不耽誤寫。”
“你有心了,安暖。”李玉蘭拍了拍她的手,眼裡滿是感激,“也沒什麼特彆的了,就是些換洗衣物和家裡的特產。倒是你,去了京城也彆客氣,就當是自己家一樣。子瑜她媽是南方人,做得一手好南方菜,你不是一直想給譚馨做桂花糕嘛,正好跟她學學。”
安暖笑著點頭,眼裡滿是期待:“我正有這個想法呢!上次在網上看南方的桂花糕,譚馨就說想吃,這次能跟著子瑜阿姨學,正好給她露一手。對了,譚越還說要帶我們去逛國家博物館,譚馨愛畫畫,正好讓她看看裡麵的文物,找找靈感。”
安暖跟著一起收拾行李,幫著把譚馨的水彩筆、作業本放進專門的背包裡,又把李玉蘭做的豆包、譚兆和的老陳醋仔細裝在箱子的角落,避免磕碰。
客廳裡的暖氣片嗡嗡作響,空氣中飄著亂燉的香味,一家人說說笑笑,溫馨得讓人心裡發暖。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雪花落在玻璃上,化成水珠,卻絲毫沒有影響他們去京城過年的期待。
......
與此同時,杭州的陳氏餐飲總部大樓裡,落地窗外是煙雨朦朧的西湖,玻璃幕牆映著遠處的雷峰塔,空氣裡帶著南方冬天特有的濕潤。
陳父和陳母坐在頂層辦公室裡,紅木辦公桌寬大而氣派,陳父穿著一身深灰色西裝,手裡拿著一份各門店的春節排班表,指尖劃過密密麻麻的名字,陳母則在一旁的真皮沙發上喝著龍井,茶杯裡的茶葉舒展著,帶著南方茶葉特有的清香,兩人臉上都帶著幾分嚴肅。
“過年期間,各門店的食材供應一定要盯緊了,尤其是新鮮的魚蝦,每天都得從千島湖運過來,不能出任何問題——咱們陳氏餐飲做了這麼多年,靠的就是南方菜的鮮靈勁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父把排班表放在桌上,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有些發白.
“還有員工的春節福利,杭州的藕粉、臨安的山核桃,一定要按時發放,讓大家安心過年,彆讓人家覺得咱們虧待員工。”
陳母點了點頭,喝了一口茶,茶水的清香在嘴裡散開:“放心吧,都安排好了。各門店的食材已經跟千島湖的供應商定好了,每天早上五點送上門,有專門的人檢查新鮮度;員工福利也都打包好了......”
陳父放下排班表,靠在真皮椅背上,揉了揉太陽穴,眼底帶著幾分疲憊:“公司的事情,我打算讓陳祥來負責。他這段時間跟著我學了不少,從門店管理到供應鏈對接,都能上手了,也該讓他鍛煉鍛煉,總不能一直跟在我身後。”
陳祥大學學的是工商管理,畢業後就進了陳氏餐飲。
從門店實習生做起,這些年一直在陳父身邊學習,已經能獨立處理一些公司事務,做事帶著南方人的細致,就是有時候不夠果斷。
“陳祥能行嗎?”陳母有些擔心地說,放下手裡的茶杯,“他畢竟還年輕,才二十五,經驗還不夠豐富。萬一遇到突發情況,比如門店客流量突然變大,或者魚蝦不新鮮了,他能處理好嗎?”
“放心吧,我會在旁邊盯著的。”陳父笑著說,語氣裡帶著幾分篤定,“我已經跟各門店的老經理打好招呼了,讓他們多幫襯著陳祥,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隨時給我打電話。正好趁這個機會,讓他多積累點經驗,以後才能更好地接手公司。”
正說著,門被敲響了,陳祥穿著一身黑色西裝,手裡拿著一份報表走進來,頭發梳得整齊,臉上帶著幾分拘謹:“爸,媽,這是各門店這個月的營收報表,您看看。比上個月增長了8,主要是新開的那家西湖邊的門店,客流量特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