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插手,可沒有那麼簡單就放過林雲嵐的,這段日子,靈州府被他搞的烏煙瘴氣的,沒少禍害人。
因為皇上寵幸他,大多忍了下來,趙大人看不慣,卻也不能跟皇上作對,加上那些人都沒有報官,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是現在竟然做出這種天怒人怨的事情來,大理寺要是不出手,朝廷的顏麵何在?
溫塵和風君安也找來,請他幫忙,趙大人就義不容辭了,他總覺得睿王妃還會回來的。
什麼大金公主?睿王妃可是大周長大的,土生土長的大周人,對大金能有多少感情?
第二天早朝,趙大人一張奏折彈劾了林雲嵐,甚至隱射小皇帝寵幸佞臣,不是明君。
天下旱災嚴重,不想著解決辦法,還要誅殺能臣,這是明君做出來的事情?
文人的筆杆子跟刀劍一樣,刺的小皇帝臉色蒼白,卻說不出反駁的話來,確實是他寵著護著林雲嵐,才鬨出這種事情的。
隻是他也想到林雲嵐會做出這麼過分的事情來。
張乾安跟著出列,說起單子信的功勞,大金人都竭力拉攏,作為單先生的君王,卻在寒了能臣的心,天下有識之士誰還會想要效忠皇室?
更彆說以後新作物出現問題還指望單先生呢,還沒卸磨就想著殺驢,多沒腦子的人才會做出這種事情來。
一個個的,明著是罵林雲嵐,其實是罵小皇帝呢,昏君啊!
易宰輔閉著眼睛沒有管,小皇帝該受點兒教訓了。
趙大人罵爽了,說出這次的目的,“單先生的父母兄弟關押何處?還請皇上釋放他們,臣從未聽說過控製臣子的親人,讓臣子效忠的事情,請皇上三思。”
“朕知道了,朕會放人的,可是他要是懷恨在心,不肯好好救災怎麼辦?”
易宰輔都想翻白眼了,小皇帝怎麼就冥頑不靈呢?
趙大人差點兒爆粗口,耐著性子道:“皇上啊,單先生恨的也不是您,不是天下百姓,是陷害他家族的人。
皇上看一看,這滿朝的臣子,都需要控製他們的家人才會忠心的嗎?
身為臣子的,為君主分憂,為天下百姓謀福利,才不枉費讀了這麼多年的聖賢書。
皇上要是怕單先生不儘心,可以施恩,不一定隻有威脅一條路的,皇上鏟除了罪魁禍首,單先生隻會感激,怎麼會怪罪皇上?”
小皇帝一想也是啊,可是要處置林雲嵐,也有些舍不得。
“朕明白了,散朝吧。”
“退朝!”
小皇帝找來林雲嵐,要他把單家人都放了,林雲嵐還想挽救一下,道:“皇上,要放了單家人,單子信不肯為皇上效忠怎麼辦?
有了家人拿捏,也不怕他不聽話啊。”
小皇帝陰惻惻盯著他,第一次沒有那麼糊塗,道:“林愛卿啊,你非要置單家與死地,到底是為了朝廷好呢還是為了你的一己私欲?
你以為朕很傻的嗎?朕的臉都被你丟儘了,今日早朝,幾個老臣就差指著朕的鼻子罵了,朕什麼心情你能體會嗎?
朕要是不保你,那些老臣現在就把你給千刀萬剮了,你還擱這兒推三阻四的,朕瞧著你才是陷朕與不義之人。”
林雲嵐嚇的趕緊跪下:“皇上息怒,皇上的大恩大德臣一直銘記於心的。”
“趕緊放了單家人,朕不想糾纏這件事兒了。”
“是,臣馬上去做。”
“不必了,徐統領,你去把單家人送回去,朕想著單家人現在也不想看到林愛卿的。”
徐統領領命去了,還帶著皇上的賞賜,安撫單家人。
至於林雲嵐,小皇帝沒有急著讓他離開,而是沉默看著他,看的林雲嵐心慌,難道還有彆的事情?
“林愛卿啊,你膝下已經有一子了對不對?”
“是的,臣有一個兒子。”
林雲嵐不明白皇上問這個是什麼意思,老實回答。
小皇帝手指頭敲打著桌子,道:“你這次的事情鬨的太大了,引起了民憤,大臣們說的也有道理,朕不能寵幸一個佞臣,但是朕又舍不得林愛卿啊,所以想出一個很好的法子來。”
林雲嵐心中大喜,皇上還是舍不得他的,問道:“什麼法子?隻要能伺候皇上,臣都願意的。”
小皇帝笑了:“朕就喜歡林愛卿這個忠心勁兒,既然你也有子嗣了,不如進宮來當太監,這樣就能一直伺候朕了。
朕封你做朕的總管太監,以後也能隨時為朕分憂了。”
小皇帝沾沾自喜,他想這個法子多好啊,林大人的才華能充分利用,也有人給自己出主意,那些朝臣也不會揪著此事不放,一舉數得。
伺候小皇帝的現任總管太監目瞪口呆,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哭,皇上要讓林大人做太監來頂替自己的位置。
又有些同情林大人,好好的讀書人,竟然淪落到要做太監的地步,真是活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