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奕就近,按順序拿起一件宣德爐來。
宣德爐,是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參與設計監造的銅香爐,簡稱“宣爐”。宣德爐它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運用黃銅鑄成的銅器。
為製作精品的銅爐,明朝宣德皇帝曾親自督促,這在曆史上實屬少見。宣德爐以色澤為亮點,其色內融為佳。
楊奕拿起宣德爐,並沒有急著看爐底的落款,避免先入為主,而是先觀察其型。
通體光素,精純美質,銅質精良,入手沉甸。
色澤呈現暗紫色,這是曆史久了,黃銅氧化的自然現象,而且楊奕還感覺到了銅爐上的包漿,顯然是被人把玩久才遺留下來的包漿。
楊奕再次放下銅爐,身體後移,拉遠與宣德爐與自己之間的距離。
大明宣德爐的基本形製是敞口、方唇或圓唇,頸矮而細,扁鼓腹,三鈍錐形實足或分襠空足,口沿上置橋形耳或了形耳或獸形耳,銘文年款多於爐外底,與宣德瓷器款近似。
這件銅爐,敞口,圓唇,頸矮而細,腹扁而鼓,三鈍錐形足。
宣德爐在鑄造的時候,會摻入金銀,所以光澤呈現很特彆。
看,上手,到此,楊奕已經甚至可以確定,這是真的宣德爐無假。
楊奕這時,又拿起宣德爐,倒扣過來,底朝上,落款為楷書。
“大明宣德年製”
楊奕這時,基本確定這是真的宣德爐了。
“胡掌櫃的,這件宣德爐多少錢出?”
楊奕並不急於看其他古玩,也不打算運用特殊能力去鑒定宣德爐,楊奕做古玩生意,不可能每次動用特殊能力。
“……”胡掌櫃的沒有出聲,而是笑著向楊奕伸出右手,然後張開五指。
楊奕擰眉,五十萬華夏幣,在古玩鋪子裡交易這宣德爐,實話說不算貴,但如此一來,楊奕豈有利潤空間。
網上有信息,曾經拍賣過的宣德爐,價格都在三到五十萬華夏幣左右。
這件爐子雖然品相完好,但也不見得就能賣到最高價格。
楊奕冷笑不語,直接把宣德爐放下,楊奕已經決計,要收購下這件宣德爐,但得涼涼,搞搞價格才行。
“……”胡掌櫃的見楊奕放下了宣德爐,看了看舒寧,心裡明白,楊奕在猶豫了。
“五十萬不貴的,楊老板!”
胡掌櫃的如果五十萬出售,可以掙到三十萬,這樣的生意,他可不願意放棄,換作他人,進得店來,開口就直接把價格搞到三十萬以下了。
“胡掌櫃的,五十萬,我買兩個有富餘。”
楊奕冷笑,直接道出價格過高,一句話,直接說明了楊奕雖然是海歸,但不是棒槌大頭,可不是那麼容易忽悠的。
胡掌櫃的一愣,很驚訝的,楊奕這樣的青年,居然能識古,而且行情了然,一下子有點不悅,如此一來,自己的利潤依然會被壓縮。
“胡掌櫃的,我朋友是誠心想買幾件好東西,價格彆搞太高了。”
舒寧在旁,即刻提醒胡掌櫃的,楊奕懂行情,彆把楊奕直接給嚇跑了,否則其他的生意也彆做了。
“楊老板,我坐地報價,你舉刀砍價,我們再商量商量,四十萬怎麼樣?最底四十萬!”
胡掌櫃的擺出一副便秘的神情,麵對懂行情的海歸,也是無奈,很真誠的樣子,舉起的手指,收回一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