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先放下,消化消化,這可不是一兩句話就能會的,古玩自古水深,而且鑒古是難以都利用高科技去一一求證的。”
就這樣,楊奕說完了宣德爐子,鑒於舒寧接受能力,後麵的就講得簡單了。
對楊奕講宣德爐的細節,黃宥明是大為讚賞,不愧是內業老手,不佩服都不行,這也算是黃宥明沒有跟錯人。
“這塊古漢,漢玉,是塊羊脂白玉,漢代玉的特點,隱起處常用細如毫發的陰線雕飾,有如古畫上的遊絲描一般剛勁有力,以彌補其立體感不強的弱點,這是漢玉雕刻技法上的一個特點。”
漢玉在舒寧的手裡,他一邊聽楊奕說,一邊觀察古玉,對照。
“其次,判斷沁色,當然不是所有的古玉都會有沁色,但有這沁色容易一些,前提是必需能識彆這沁色真偽,古玉沁色多種,常見的沁色有水沁白色,朱砂沁紅色,土沁土褐色和紅色,水銀沁黑色,鐵沁暗紅色,銅沁綠色,此外還有血沁是紅色的。”
“色是指玉器在環境中長期與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質相接觸,自然產生的水或礦物質風化侵蝕玉體,鐵、錳等氧化物緩慢地侵入玉器使其部分或整體的顏色發生變化的自然現象。色質是玉的自然屬性,色即沁色,質指玉質,而沁色通常會成為一塊古玉的重要鑒定標準。”
“判斷這沁色是真的,而沁色形成的時間很長,這便是古玉了。”
“而雕刻的技法可以斷代。”
“最終可以斷定,這是一塊漢代古玉。”
楊奕說了一堆,用來證明這是一塊古玉。
“兄弟,剛剛你說這是九竅玉,隻是不齊,不值錢,那麼什麼是九竅玉。”
舒寧困惑問道。
相比楊奕而言,舒寧這方麵的知識很匱乏,所以必需向楊奕求解。
楊奕點了點頭,喝了口海瑟薇端過來的水,道了聲謝,接著和舒寧說。
“古人相信,玉和靈魂之間有關係,當然是這迷信,所以在先人下葬的時候,會製作九成不同形狀的玉器,分彆放在先人的九竅。”
“七竅眾所周知,而所謂‘九竅’,是指人的兩隻眼睛,兩個鼻孔,兩個耳孔,一個嘴,以及生殖器和肛門。”
“‘九竅玉’即塞在這些部位的9件玉器:眼塞2件,鼻塞2件,耳塞2件,口塞1件,肛門塞1件,生殖器塞1件。”
“其中,眼塞又稱眼簾,圓角長方形;鼻塞略作圓柱形;耳塞略作八角棱形;口塞如新月形,內側中端有三角形凸起;肛門塞為椎台形,兩端粗細不同;生殖器男性為一短琮形,一端封閉,女性為一短尖首圭形。”
楊奕看書不少,這也是後期惡補了許多,做古玩,必需所學要比他人多,否則說不定那天就得打眼。
楊奕完,舒寧盯著手裡的漢玉皺眉。
“這是塞嘴裡的,可不是新月形啊!”
新月是剛剛出現的月亮,是一道彎的,但舒寧拿著的古玉明明是盾形的。
“玉含。”
“玉含是含在嘴裡的,而九竅玉並不是全部放進嘴裡的,兩者有區彆,但很多人都籠統地說成是同一種。”
楊奕笑了笑應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