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冰冰聚精會神聽著,突然問了一句:“十餘天前,汴梁東十餘裡地龍崗鎮發生的事,宋先生你有沒有參與?”
宋二蝦猛然一呆,過了一會說道:“你說的是恒山派掌門師兄潘東海被圍攻偷襲之事罷?不錯,那正是我組織策劃,你們倆怎麼知道這事?”說完雙眼盯著二人。
周蒼連忙道:“宋先生不必緊張,我們倆當時隻是恰巧在附近觀看到這場慘烈的拚殺而已,那些打抱不平的黑衣人說是受宋掌門的兒子所托,眼下跟你所說一相對照,我們便有了這一問,實無他意。”
宋二蝦長長歎口氣,說道:“我為獵殺仇人籌劃了將近三年時光,自以為萬無一失,卻那裡想得到潘師兄已然練成了屠龍心法,功力大增,遠超出意料之外,那一晚,他將我和幾十個朋友打得一敗塗地,死傷大半,我……我實是對不起那些死傷的兄弟啊。”說完兩眼通紅,滿臉哀傷。..
周蒼安慰說上天還未收潘東海,那是因為他氣數未儘,但逆天行事必然會失敗。簫冰冰也道,潘東海天時地利人和,若想扳倒他,眼下並不是好時機,須得耐心等待。宋二蝦道:“今日見識到二師兄的身手,我已徹徹底底放棄了報仇的打算,敵我雙方實力差距巨大,令狐師兄說得不錯,我老兒還不如躲起來享幾年清福來得實際。”
簫冰冰問:“難道血海深仇便不報了?”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宋二蝦默默點頭。不是他不想替父母兄弟報仇,實在是敵人太過強大,有些事,不是努力奮鬥靠主觀意誌便可達到目的。
吃過晚飯,三人回到雲宮前樓舍身閣,宋二蝦拉周蒼談論音律,簫冰冰於樂理音律所知也是甚多,在旁仔細傾聽,並且在閣內找了一把琵琶,自顧自地彈唱起來,宋二蝦與周蒼說著說著,都不自禁停下來,聽她唱那動人小曲,欣賞美妙琴音。
此時正當日落之時,瑰麗的晚霞輝映著詭奇萬狀的巉岩怪石,奇光異景,色彩繽紛,令人讚歎不已,當最後一縷陽光射在簫冰冰白玉凝脂臉上,散出七彩光芒,猶如仙女一般。
周蒼舉目遠眺,隱隱可金龍峽內懸崖中腰有古棧道盤繞,名為“雲閣“,此間主人馮先生取閣樓名為”雲宮”,為的便是與雲閣遙相呼應。金龍峽古棧道位於唐峪河金龍峽口處,恒山天峰嶺與翠屏山的峽穀間峭壁上。
舍身閣旁生長有四株鬆樹,積雪壓枝,彎而不屈,形狀奇特,根部懸於石外,緊抓岩石,傲然挺立,氣勢不凡,彆具風格。
簫冰冰自彈自唱,數曲既罷,轉頭看風景,正自出神,忽宋二蝦道:“這四株形狀奇特的古鬆生長於唐代,當地人稱之為‘四大夫鬆’。”
簫冰冰轉過頭問道:“四大夫鬆?難道是唐皇賜的稱呼?”她聽得“四大夫鬆”,想起極樂聖地裡頭的“簫鬆”“蒼鬆”,臉色刷地一下紅了。
遠處的彩霞染紅了半邊天,簫冰冰美如白玉的臉上紅暈比彩霞更豔更美,映紅了周蒼的臉膛。
“天地有五嶽,恒嶽居其北。岩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人來不敢入,祠宇白日黑。有時起霖雨,一灑天地德。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國。”
宋二蝦麵向對峙的磁窯口,大聲吟唱。
首發:塔&讀小說
晚霞,白雪,奇鬆,周蒼麵對北國如此壯麗美景,忍不住長長吐一口氣,吐儘胸中汙濁,胸中瞬時一片坦蕩。
簫冰冰拉著宋二蝦的衣袖道:“宋先生,你彆儘隻記得念古詩,我們被困在雲宮裡,無處可去,悶得很,快給我們講講恒山的故事罷。”宋二蝦嗬嗬笑道:“好,好,那我先說八仙過海中張果老的故事。”
相傳八洞神仙之一的張果老就是在恒山隱居潛修的,在恒山留下了大量的仙蹤遺跡和神話傳說。《太平廣記》中記載張果老“常乘一白驢,日行數萬裡,則重疊之,其厚如紙,置於巾箱中,乘則以水巽之,還成驢矣“。唐玄宗召見,演示仙家變幻之術,不可窮紀。玄宗譽為“跡先高尚,心入妙冥“,賜號“通玄先生“,後歸,終老恒山。
宋二蝦指著舍身崖西側的一個山嶺道:“那裡就是果老嶺,嶺上一塊光滑的陡石坡上,有幾個非常明顯的酷似驢的蹄印,傳說是張果老騎毛驢由此登天時留下的。”
周蒼極目眺去,果老嶺上朦朦朧朧中似乎看見有一隻白驢在淩波微步。
簫冰冰對張果老的傳說不甚感興趣,怔怔瞧著“舍身崖”三個字,問宋二蝦這名字的背後是不是有一段淒美的傳說。
宋二蝦於是便又給他們講了另一個故事。
相傳古代渾源城裡有一個美麗的少女。一年夏天,她年邁的母親得病,少女就和嫂子一道上恒山為母親采藥。不料剛走進幽深樹林,便撞見了一隻惡狼。隻見惡狼張開血盆大口,朝她們撲過來。就在這危急時刻,有一個年輕人聽見姑嫂二人的呼叫聲,就從後麵趕來,揮舞木棒,趕跑了惡狼。姑嫂二人非常感激,連連向青年道謝。言談之中得知這個青年是在恒山修廟的畫匠。少女見他容貌英俊,言談舉止又十分穩重乾練,不由產生了愛慕之情。好心的嫂嫂看出了小姑的心思,就在一旁穿針引線,幫助小姑與畫匠定了終身。
誰知好事多磨,禍從天降。渾源縣的少爺久聞少女美貌出眾,便要娶她為妾。而少女的父親也嫌貧愛富,貪圖縣太爺家的錢財,又是打,又是罵,逼著女兒進火坑。少女無法忍受,連夜逃離家門,上恒山去尋找畫匠。賢惠的嫂嫂怕小姑發生意外,也急忙跟隨上山,暗中保護小姑。然而,不幸的是,少女跑遍了恒山山嶺,也不見畫匠的身影。這時,知縣的少爺又率領家丁追來。眼看著如狼似虎的家丁們步步逼近,少女心一橫,就從這萬刃峰頂跳了下去。嫂嫂趕到崖頂,不見小姑蹤影,四處尋找,不料一失足也跌入崖下。姑嫂二人的事跡感動了北嶽山神。北嶽山神施展神法,使少女化為百靈鳥,嫂嫂化為找姑鳥,日夜形影不離,飛繞此山,淒涼的叫聲不絕於耳。“舍身崖“便由此得名。雲宮中前後兩座閣樓名稱,就是取自這一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