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楚天翔就起來了。
他洗漱完畢,走出賓館,盛夏的江南,早晨空氣清新涼爽,氣溫不高,楚天翔在大街小巷閒逛,感受著江南人家的慵懶,路上他還吃了碗當地的混沌。
他一個人溜達了一個多小時才回到賓館。
一進門,楚天翔看見爺爺也起來了,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他說道:
“爺爺,我領你去吃早飯。”
“天翔啊,我跟你說個事,上午你領著你媽他們去溜達溜達,我年紀大了,就待在賓館裡麵哪兒也不去。”
“好的,爺爺,您自己注意點,要想出去我給您個電話,還有一台車在樓下,司機姓李,你想去哪兒跟他說就行。”
楚天翔知道爺爺要跟馮嘯先談事,這是想避開他們母子。
等吃完飯,楚天翔把爺爺送回房間,就到母親那邊去了。
他知道爺爺擔心什麼,爺爺不敢跟自己說族譜的事,怕一旦登不上傷了他們母子的心,自己也沒辦法勸爺爺。
來到母親的房間,楚天翔把爺爺的想法一說,曾靜笑道:
“去村裡張揚一下的計劃落空了,現在怎麼辦?”
母親想了想說道:“那我領你們去虞山看一看,風景特彆好,而且翁同龢的墓就在那裡,他是顏體大家,天翔應該過去拜祭一下。”
曾靜也聽說過虞山,她說道:“還有秦淮八豔柳如是的墓。”
說著,她吟誦道:
“幅巾道服自權奇,
兄弟相呼竟不疑。
莫怪女兒太唐突,
薊門朝士幾須眉?”
母親笑了:“這是王國維讚頌柳如是的詩,一個風塵女子,能得到這樣的讚譽,也是不虛此生了。”
柳如是是明清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被稱為“秦淮八豔”之首。她的畫嫻熟簡約,清麗有致;書法深得後人讚賞,稱其為“鐵腕懷銀鉤,曾將妙蹤收”。
說走就走,三個人下樓,坐上奔馳車直奔虞山。
虞山的曆史非常悠久,據史料記載,三千多年前在渭水流域也就是現在的陝西岐山一帶有一個非常強盛的周姓部落,首領是古公亶父,也就是周文王的爺爺。
他有三個兒子,老大叫泰伯,老二叫仲雍,老三叫季曆,季曆有個兒子叫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古公亶父覺得昌很有才氣,所以對昌十分寵愛,常對人說:“繼我業者昌也。”
因此古公亶父很想把王位傳給姬昌,泰伯和仲雍理解父親的心意。兄弟倆以到南方采藥為父親治病為由,離開了部落,讓父親能順理成章地傳位給周文王。
兄弟倆來到了史書上稱為荊蠻之地的江南水鄉。
他們接受了當地斷發紋身的習俗,也把黃河流域相對先進的農耕技術和文化帶了過來,受到當地人們的擁戴,建立了‘勾吳’小國,泰伯為王,泰伯死後葬在梁溪。
因泰伯無後代,由仲雍接位,仲雍死後就葬在了一座山上,百姓為了紀念虞仲,就把此山改稱為虞山。
虞山現在是國家級森林公園。
三個人來到虞山停車場,剛一下車,就見遠處一座鬱鬱蔥蔥的高山,山不是很高,但綠色植被非常好,整個園區也是非常整潔。
母親笑著說:“七溪流水皆通海,十裡青山半入城,天翔,你聽過這首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