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老鐵兩人負責摘,而兩非洲哥們負責磨尖。
但四人的效率卻不怎麼樣,根本跟不上唐銘拚接的速度。
不過唐銘也不著急,起身來到鐵力木的枝乾旁,找了些大貝殼,劃開枝乾將流出來的樹脂擠壓進去,然後找了個搶來不常用的小鋼鍋,開始煮這些樹脂。
很快,等樹脂熬沸後,唐銘端鍋,又用大鐵鍋熬上了滿滿一大鍋水,再回來時,老鐵四人已經整好了一大批螺絲釘。
唐銘繼續拚接木板,並吩咐老鐵四人削一些和木板厚度相差不多,且長寬均一掌左右的小木板出來。
而在唐銘熟練手法下,木板很快被拚接成了一個無底的圓桶,用了將近九十多塊木板,周長超過六米。
雖然隻有半人來高,但直徑快2米的桶內,人站在裡麵非常寬敞,完全能夠自如活動。
接下來唐銘繼續鑽眼,這次鑽在拚接好的木板縫隙兩側。
即木板與木板拚接的邊緣部分各鑽一眼,且上,中,下,各鑽一圈。
迅速將眼鑽好後,唐銘拿過老鐵四人削的小木板,依次貼在縫隙兩側的小孔上,相當於打補丁似得,在縫隙之間補了三圈小木板,用沒有去帽的螺絲釘由內向外擰緊,加固木桶拚接處的穩定性。
但這還不夠,唐銘又分彆在鑲好的三圈小木板上下兩側,分彆劃出一道手指來寬的凹槽,因為沒有鐵絲,所以暫時用六條麻繩,在六道凹槽處箍了六道圈。
這樣,圓桶的穩定性能幾乎沒問題了。
代價就是老鐵四人又拆了幾十架無人機上的螺絲。
但螺絲依舊不夠,還得繼續拆,因為桶底還沒整呢。
吩咐老鐵四人先拆著,唐銘扛起木桶,來到岸邊,將木桶丟進海裡。
木遇水膨脹,不僅可以讓木桶拚接的地方變得更加緊密,就是擰入螺絲釘的部位,也會因膨脹擠壓變得更加牢固。
這是預防木桶漏水必不可少的一步。
叫來舒易婷看好木桶,唐銘也沒閒著,繼續回去,拚接木板做桶底。
因為這是最容易漏水的部位,唐銘用了雙層木板,橫一層,豎一層,交錯拚接後,以螺絲固定。
因為還沒和桶底大小做對比,所以唐銘也沒急著切除底座的邊角料。
而是對另一棵樹開鋸。
當然,這棵樹是來做搓澡凳的。
相對於木桶來說,長凳做起來非常簡單,加上唐銘木工的精湛,幾乎沒用老鐵四人幫忙,很快就把凳麵,凳腿削好了。
和木桶拚接的費時不同,凳子隻需要在凳麵上切四個支架口,然後切出合適的插架口鑲接便可。
當然,四條凳腿之間還需要支架固定,唐銘也沒節省,為了穩定,在支架拚好,楔子固定結實之後,又擰了不少螺絲上去加固。
最後,依舊是老辦法,扛長凳和底座泡水。
順便,唐銘把木桶扛了回來。
這是防漏水最關鍵一步,在木板所有縫隙處上油。
當然不是食用油,而是縫隙間的凝固油。
這種油一般都是工業性質的植物油脂,以樹脂類油脂最為常見,公認最好的是桐樹油脂。
防水,防腐,防鏽,防蛀,還絕緣防導電。
雖然唐銘沒在海島上發現桐樹,但鐵力木的樹油油脂也不差,預防木桶漏水足夠,關鍵是凝固速度相當快,刷上去很快就能風乾。
而且鐵力木的油脂清香淡雅,還能持久留存。
比起常見浴桶材質的香柏木,在香味上絕對吊打,而鐵力木的防水腐蝕性能,更是所有木材中的no.1!
要不是鐵力木作為造船的不可代替性戰略材料,禁止大規模商用,絕對是做木質容器的最佳選擇。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