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河南災區賑災的賑災金,出現在劉觀府中,這就是最好的證據!
蹇義麵色一變,當即起身跪倒在地,“皇上,臣有罪,請皇上責罰!”
雖然問題根源出在都察院貪汙腐化,但這些人就職赴任也是得了吏部同意,河南按察使等封疆大吏更是需要吏部舉薦審查。
現在鬨出了這些貪腐大案,蹇義這個吏部尚書也有失察之責。
好在朱棣對他很是器重,並未過多苛責,擺了擺手就此揭過此事。
“這案子錦衣衛會徹查下去,那些蛀蟲一個都彆想逃!”
“不過既然出現了這樣的貪腐手段,那就必須想辦法遏製,諸位愛卿可有什麼良策?”
聽了這話,大佬們麵麵相覷,儘皆皺起了眉頭。
官員謊報災情中飽私囊,這事兒本就不好解決。
如果地方上的按察使的監察禦史起到了作用,那還可以及時向朝廷檢舉揭發。
否則朝廷收到地方上報災情的奏疏,隻有第一時間核實一下,白白浪費這個時間坐視災民餓死。
除此之外,自大明開國以來,賦稅征收的一個難題,就是欠稅的太多。
造成這種局麵的原因,是來自高皇帝製定的一個福利政策:如果一個地區出現欠稅,那麼欠到第二年,就可以酌情打折,甚至大大減免。
當初太祖爺定下這個福利政策,實際上是為了回顧百姓。
然而金忠蹇義等人聽了朱高煦的話後,這才反應了過來。
發展至今,貪官汙吏從中作梗,能交上稅的,故意拖欠不交,到了第二年可以申請打折和減免,免出的這部分都被貪官拿走了。
這些中飽私囊的地方官員,不但因為這項政策賺了個盆滿缽滿,還博取了一個為民請命的賢名!
真是混賬至極!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個難題也就更加不好解決。
涉及到祖宗定下的製度,輕易刪減改動那可都是不孝!
朱棣原本就是造反成功奪得天下,所以他對太祖爺定下的規矩一向遵守,除非必須更改,否則絕不輕易改動,唯恐被他人冠以不孝的罪名。
但是現在,地方官員借助朝廷施恩給百姓的福利政策,巧立名目中飽私囊,不但愚弄了百姓,還欺騙了朝廷!
是可忍孰不可忍!
朱棣眼見一眾大臣議論紛紛,卻是拿不出個主意,頓時大失所望。
他環顧四周,卻見自家老二正在小板凳上發呆,眼睛直勾勾地盯著一旁的前朝瓷器,當即喝道“漢王,既然這問題是你率先察覺到的,那你可有什麼良策?”
朱高煦一聽這話,頓時就傻眼了!
你一個永樂大帝,帶著內閣三楊蹇夏等千古名臣,還解決不了這個小問題?
咋滴非要老子去做反腐鬥士,得罪天下官僚啊!
朱高煦一直想著去雲南就藩,做個依紅偎綠的逍遙王爺,不愛摻和這些破事兒。
“爹啊,兒子愚笨,沒有良策,您看著處理……”
“說不說?你今天不想個法子,明天朕就把你發配高牆!”
朱高煦“???”
你大爺!
狗一樣的坑兒賊!
真是絲毫不顧麵皮了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