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級那顏對於大汗和大汗的宗親處於絕對從屬的地位,但對蒙古民眾來說他們卻又是統治者。
他們接受大汗或其宗親的封賞,成為領主,並且獲得世襲權力。
他們在轄區內有分配牧場、征收賦稅、攤派徭役、統率軍隊等等權力。
他們漸漸地,也就成了替黃金家族管理蒙古帝國的中堅力量。
但是,等到黃金家族衰亡,這些大領主卻成了蒙古帝國的掘墓人。
如阿魯台不是黃金家族成員,卻打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如意算盤,擁立黃金家族成員本雅失裡為蒙古大汗,試圖通過這個傀儡大汗掌控整個草原。
曾經血脈尊貴的黃金家族成員,如今淪落到成為領主傀儡,甚至被肆意屠戮,如果成吉思汗在天有靈,他的棺材板隻怕壓不住了。
朱棣有些不耐煩,出言催促道“漢王,你到底想說什麼?”
“很簡單,韃靼也好瓦剌也好,真正想打仗的,終究是那些領主貴族那些底層牧民所求的,不告過是生存罷了。”.
“這仗無論打贏了還是打輸了,對底層牧民而言沒有任何區彆,打贏了劫掠所得的錢糧女人都是貴族的戰利品,他們浴血搏殺毛都撈不到一根;打輸了死的更多的也是底層平民,他們生活會更加困難。”
“然而蒙古平民說得難聽點,就是蒙古貴族的奴隸,他們為了生存不得不聽命於貴族,聽從他們所有的命令,不敢有任何反抗,即便貴族要他們拿著命去打仗,他們也隻能執行。”
“既然如此,我大明真正的敵人,隻有那些領主貴族,為何不嘗試著策反同化這些平民呢?”
此話一出,眾人頓時驚了,陷入了沉思之中。
誠然,漢王爺這話不是無的放矢,畢竟事實擺在那裡。
想打仗的,是蒙古貴族。
真正拚命的,卻是蒙古平民。
即便這仗打贏了,平民也沒有任何好處,反倒是貴族賺的盆滿缽滿。
如果打輸了,平民日子會更加難過,生存都變得很是困難。
蒙古平民,壓根兒就不想打仗。
金忠捋著雪白胡須,歎氣道“漢王殿下,你方才也說了,蒙古階級森嚴,那些平民對貴族的敬畏,已經深入到了骨子裡,那他們又怎敢投效我大明……”
“為什麼不敢?隻要有願意歸順我大明的蒙古平民,我大明就會開啟互市,甚至賜給他們土地良田牧場,還可以派遣儒生辦立學院,施以教化仁政,讓他們切實感受到我大明的繁榮昌盛,而後對大明生出向往之心……這是同化!”
“蒙古平民是不想打仗的,打贏了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打輸了他們失去家人,生活會變得更加困難,如果他們有了更好的生活,有了更強大的依靠,有了更多生存機會,他們還會聽命於那些蒙古貴族嗎?”
“我大明不需要深入草原作戰,需要的是策反接納蒙古平民,通過互市封賞這些手段,贏得蒙古平民支持,將他們固定在邊疆鄰近之地,慢慢滲透同化,直至變成我大明的一部分!”
“到了那個時候,就算草原有異動,這些密布長城之外的蒙古平民也可成為我大明的情報網絡,或是第一道禦敵防線,如此一來還何懼草原之患?”
頓了頓,朱高煦輕笑道“戰爭,並不一定隻能通過武力解決。”
“錢糧戰爭,資源戰爭,同樣可以達到政治目的。”
“我大明隻需付出一些錢糧資源,就可不戰而屈人之兵,何樂而不為呢?”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