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北平土壤肥沃,河流縱橫,是農耕的一個合適地點,糧食產量高,供給足,特彆適合軍隊的大規模駐紮,以及居民的長時間繁衍生息。
而且與京杭大運河的相關河道,在這個時期已經實現了較為成熟的運轉,經過不斷疏浚後,交通已經變得非常便利了,完全可以將江南的大量物資運往北平,方便快捷。
不過這些理由,都隻是於公而言。
於私而言,同樣有著許多離陽,迫使他朱棣不得不遷都北平。
朱棣當燕王的時候,就是就藩北平,這裡就是他的封地,也是他造反奪取天下的大本營、根據地。
可以說,對於這北平土地,朱棣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北平就是他朱棣的“龍興之地”!
其次,與北平相比,金陵是建文皇帝曾經盤踞的地方。
朱棣靖難奪取天下後,反對的勢力眾多,尤其是江南官員。
畢竟輔佐建文帝的多為江南人士,都是些一根筋不怕死的蠢貨!
朱棣即位後,在金陵殺戮過甚,唯恐結怨太深,有損執政基礎。
簡單來說,就是這金陵不能給他帶來安全感,在這方麵完全無法與北平相比!
除此之外,朱棣自認為跟太祖朱元璋一樣,都是馬背上奪取政權的皇帝,善於征戰的父子,骨子裡有一股不羈的霸氣。
他還是燕王時,就屢次率軍深入草原,肅清漠北。
那個時候,朱棣就已經認定,自己就是為了征服草原而生的,一定可以建立起比自己父親更加偉大的事業——征服草原!
而此時的北平城,不管是作為防禦蒙古韃子南下的堡壘,或是作為前進征伐漠北的根據地,依北平此刻的種種優勢,都是非常雄厚且綽綽有餘的。
朱棣想要肅清漠北,征服草原,征殺四方,需要身後有這麼一個基地!
所以,他要遷都,態度十分堅決,即便朝中很多重臣都不同意。
但是,永樂七年,他以北平為基地進行北征,同時開始在北平附近的昌平修建長陵。
將自己的陵墓修在北平而不是南金陵,這正是朱棣向群臣表態,他已經下定決心要遷都。
如今大運河疏浚完成,南北漕運成功打通,從此北平所需物資可以從江南等繁華之地運輸。
隻待北平皇宮修建完畢,他朱棣就可以遷都北平,開啟征殺四方的帝王生活。
正當此時,趙王朱高燧臉色古怪地走了過來,手中還拿著一封密函。
“爹,京師出事了,老二他……”
朱棣聞言眉頭一皺,淡淡地瞥了一眼朱高燧。
“那個混賬又乾了什麼?朕前腳剛走,他就開始作妖了?”
朱高燧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神情精彩到了極點。
眼見他這副模樣,朱棣頓時心中一驚,生出了不妙之感。
等他拆開密函一看,永樂大帝氣得暴跳如雷!
“混賬東西!真是一群混賬東西!”
“朱高煦,你這個逆子,你敢動老子的小金庫?”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