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獄。
出了名的臭名昭著。
周圍全是驍勇虎賁,戒備森嚴,外人根本無法接近。
這座皇帝直接詔令關押犯人的監獄,始於漢文帝時期,卻盛於大明朝。
大明朝先有錦衣衛,然後又折騰出了一個東廠,緊接著又冒出個西廠,這離譜的特務統治與廠衛製度成了大明朝的一大特色!
嗯,臭名昭著的特色!
朱高煦來到詔獄外不久,詔獄大門就突然打開,數十個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從詔獄中走了出來。
緊隨其後的是一個中年男子,長了一張刀條臉,顯得異常冷刻陰毒,身著一身蟒袍,腰係蟠龍玉帶,行走間一股上位者的尊貴之氣撲麵而來。
此人,正是錦衣衛指揮使,天子鷹犬,紀綱!
朱高煦打量著眼前這個刀條臉,嘴角泛起了戲謔笑容。
永樂大帝乃是一代大帝,後世對他評價很高,如“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幅隕之廣,遠邁漢唐”等等。
但是朱老四有一項政策卻飽受後世的詬病,那就是他在位期間,任用一大批奸臣,任用他們迫害百官,欺壓良善,攪得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朱棣在位期間,先後大概任用了八位比較著名的奸臣,他們分彆是陳瑛、紀綱、馬麟、丁玨、秦政學、趙緯、李芳,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皆以傾險聞”。
說白了,這“永樂八虎”都是些卑鄙無恥的小人,為了榮華富貴甘願做朱老四的鷹犬走狗,替他鏟除掉不忠於自己的臣子,以此穩定朝堂局勢。
死在“永樂八虎”手中的官員不計其數,尤其是以陳瑛為最。
朱老四即位稱帝後,提拔陳瑛為都察院左副都禦史。
陳瑛升官之後也很上道,隨即彈劾並害死了侍郎黃觀、少卿廖升、修撰王叔英、紀善周是修、按察使王良、知縣顏伯瑋、曆城侯盛庸、曹國公李景隆、長興侯耿炳文、駙馬都尉梅殷等一眾官員。
可以說,陳瑛是朱棣用的最順暢的一把刀。
然而這刀太過鋒利,殺的人太過,以致於朝野上下怨聲載道,朱棣也不得不舍棄這把刀,將他殺之以平民憤。
永樂九年春,陳瑛得罪下獄論死。
他這一死,朱老四手中無刀,那可不成,於是紀綱便接替了陳瑛,成了頭號天子鷹犬。
眼前這刀條臉,不過是朱老四的帳下親兵,因他膽略過人,弓馬嫻熟,所以很得朱老四寵幸。
朱老四即位後,立馬升紀綱為錦衣衛指揮使,掌管親軍和主管詔獄。
紀綱也因此成了錦衣衛第一人,當然隻是表麵上的第一人。
如今趙王朱高燧不在,他自然掌管整個錦衣衛。
而且朱棣禦駕親征,特意將紀綱留在京師,也不乏存了監視帝都的心思。
要知道,這紀綱是永樂大帝養的一條狗,朱老四讓他咬誰,他就咬誰。
並且這整個大明天下間,能殺這條狗的人,也隻能是皇帝朱老四,否則任何人對紀綱出手,那他就是亂臣賊子!
這紀綱,就是朱棣養的看門狗,他代表著的是永樂大帝!
想著,朱高煦卻是笑了笑。
對付這種狐假虎威的狗東西,最好的方式就是兩個字捧殺!
他想乾什麼,就讓他乾什麼,暫時避讓忍耐,讓他囂張跋扈,讓他恣意妄為!
等到朱棣有一天發現,自己已經管不住這條狗時,他自然就會宰了這頭惡犬!
朱高煦可是記得,史載這紀綱最後起了謀反之心,最終紀綱以“謀大逆”的罪名被淩遲處死!
他正思索間,隻見紀綱主動走上前來,低聲問道“今兒什麼風把王爺給吹來了?王爺有什麼指示嗎?”
朱高煦“???”
啥?
你娘咧!
我跟你很熟嗎?
你用這麼親近的語氣乾什麼?
朱高煦一愣,隨即反應了過來。
合著他這個漢王爺,好像真與紀綱暗中有著勾結。
“王爺?您在想什麼呢?”
紀綱那略顯陰柔的聲音傳來,驚醒了有些麻木的漢王爺。
朱高煦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露出了苦澀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