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偏殿。
朝臣的怒罵聲還未停止。
似乎隻有這樣,才能表達他們對倭國的痛恨!
當年太祖高皇帝,曾將倭國定義為“國王無道民為賊”的彈丸之國,這都是有據可查的鐵證!
可笑那楊思忠自不量力,想要賣直取名,卻撞見了不按套路出牌的漢王爺。
朱高煦瞧見這一幕,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先前楊思忠在那兒狗叫的時候,這些朝臣連屁都不放一個。
現在楊思忠還在外麵挨板子,慘叫聲不斷傳來,他們立馬就老實了!
文人的氣節呢?
士大夫的驕傲呢?
咋滴現在都不準備要了?
我呸!
一群沽名釣譽的東西!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畏懼了氣焰滔天的監國漢王爺。
內閣學士黃淮再次出列,試探性地詢問道“漢王殿下,這份供詞,臣以為多有疏漏!”
“其一,那倭國怎知我大明火器優良?還特意派遣那什麼細川勞什子元前來竊取?”
“其二,據這份供詞所說,倭國境內現在足利幕府與南朝天皇看似對立,實則那南朝天皇不過是喪家之犬罷了,既然如此足利幕府為何要答應和解,還坐視南朝天皇派遣皇太子入明求援……”
“其三,就算真是求援,那南朝天皇也應該派一個心計過人的使者,而不是彥仁皇子這個蠢貨……”
聽著這些質疑,朱高煦有些驚訝,頭一回認真打量了幾眼這個黃淮。
他先前一直以為,這黃淮不過是學識好文采高,所以得朱老四器重,提拔為翰林院編修,並且入閣參預機務。
但是親耳聽到黃淮這麼一分析,朱高煦整個人都驚了!
因為他說的這話,非但沒有一點錯誤,而且無限於接近真相!
這個黃淮,之前有些低估了呀!
朱高煦在打量黃淮的同時,這位內閣學士也在觀察著朱高煦。
他在此刻提出這些質疑,就是提醒滿朝文武,這份供詞極有可能是假的。
至於偽造供詞之人,當然就是監國漢王爺朱高煦了!
但是黃淮尚未想明白,漢王偽造這麼一份供詞,到底有什麼目的?
難道他想挑起大明與倭國的戰事?
不可能啊!
隔著茫茫大海,大明想要覆滅倭國根本就不現實!
反倒是如此一來,甚至可能導致倭國懷恨在心肆意報複,加重沿海地區的倭寇之患!
漢王朱高煦,到底在想什麼?
想著,朱高煦點頭笑道“事實究竟如何,喚那倭國副使上殿一問便知,他就在殿外呢,等著召見!”
聞聽此言,黃淮頓時變了臉色,險些被噎了個半死。
漢王讓那倭國副使細川滿元在殿外等候,顯然是有著十足的底氣接受盤問,那就證明這細川滿元已經廢了,徹底成了漢王爺的提線木偶。
一想到這兒,黃淮便再次提出了質疑。
“漢王殿下,倭國使團儘數被打入詔獄,至今已過了數日之久,錦衣衛濫用私刑、屈打成招朝野皆知,如何保證那細川滿元……”
“黃淮,你瞧瞧你自己說的什麼屁話?錦衣衛對待外國友人,那可一向很是敬重,彆說濫用私刑了,他們的日子過得可很是瀟灑。”
朱高煦麵無表情地回答道,臉上浮現出了戲謔笑容。
黃淮聞言一愣,有些不敢相信。
既然沒有動用私刑,那這漢王哪兒來的底氣,認為細川滿元會替他作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