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信國公湯和巡視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魚”,沿海子民除起來進行鬥爭之外,已經沒有其他選擇。
在嚴厲海禁的政策下,活不下去的沿海百姓隻能選擇違法亂紀,為盜為匪,與沿海地區的商賈合作,靠走私中原特產而謀取暴利,得以苟活。
這種民間私人海外貿易被視為非法行經,正被迫走上畸形發展的道路,即被迫轉入走私和武裝走私,甚至發展到成大明中後期那等與朝廷爭鋒的海上武裝走私集團。
沿海走私泛濫成災,滿朝文武難道都不知情嗎?
不,他們知情,至少半數之上!
文臣集團當然知道海上貿易的驚天利潤,可是好處都讓皇帝給占了,鄭和下西洋運回來的寶貝也都進了內帑,即便這回運回來的番貨也變現成銀子進了國庫,他們可是什麼都沒有撈到!
想著,朱高煦再次冷聲道“要知道前宋的海上貿易異常興盛,號稱‘萬國衣冠,絡繹不絕’,光是朝廷從海上貿易征收的稅,約相當於國家一年總收入的五分之一!”
“那個時候,什麼‘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說白了就是帝與士大夫分肥天下,皇室賺了個盆滿缽滿,文人士大夫們也吃了個滿嘴流油,所以他們竭力推進航運貿易和市舶管理,甚至支持某些具備雄厚資金實力的豪家大姓,以私商身份前往海外經營貿易,一切都不過是為了銀錢。”
“蒙古入主中原,讀書人換了個主子,地位雖不如在趙宋時期,也還算是過得去,蒙古朝廷要倚仗這些讀書人治國,所以對他們也頗為優待,靠著海上貿易同樣吃的肥頭大耳!”
“可惜到了我大明,高皇帝製定出了海禁國策,可憐這些肥頭大耳的士大夫們,現在卻是吃不飽了,隻能靠走私來賺賺小錢……”
挺到此處,吳宣直接吐出一口老痰。
“我呸!這些個文人士大夫,真是有夠無恥的!”
鄭和與王景宏同樣異常憤怒,到了現在他們哪裡還看不明白。
洪武朝律法嚴峻,他們還不敢,但是到了刑律寬仁的建文朝,這些狗東西膽子就大了,利用沿海百姓走私倒賣謀取暴利。
而永樂朝後,下西洋一開始,他們這走私買賣就遭到了毀滅性地打擊!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難怪,從一開始,這些無恥的文人就極力反對下西洋一事!
一想到這兒,鄭和就恨得咬牙切齒。
朱高煦見狀笑道“我那位好大哥耳根子軟,他身邊又都是些文人士大夫,說句不好聽的,等我家老頭子駕鶴西去,你們還想下西洋,那就是想屁吃!”
“本王得提醒你們一句,想要繼續遠航下西洋,想要為大明建功立業,必須在永樂朝完成革新,將一切著為令!”
“即便我那好大哥坐上了龍椅,他也不敢去改革,二位明白了嗎?”
鄭和深深地看了漢王一眼,他知道這話不是在危言聳聽。
太子爺是個隻關心仁政民生的主兒,一旦他上位,北伐下西洋這些項目隻怕立馬就會叫停,他鄭和也會被打回原形,去給當今天子看守皇陵!
想著,鄭和長歎了口氣,起身跪倒在地。
“鄭和願尊殿下之命,誓死完成殿下重托!”
王景宏麵色大變,因為這是認主之禮啊!
但事到如今,他也沒有其他選擇,除非他想死在漢王手中!
“王景宏願尊殿下之命,誓死完成殿下重托!”
吳宣見狀一摸腦門,索性有樣學樣,也跪在地上來了一句。
“吳宣願尊殿下之命,誓死完成殿下重托!”
朱高煦見狀滿意地點了點頭,上前將三人扶了起來。
“你我四人,不為其他,隻為後世子孫!”.
“殿下高義!”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