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年前便接到監國漢王爺的詔命,儘快回京述職。
奈何當時張輔正在征伐交趾叛軍,戰事正是焦灼之時,所以一直抽不開身。
直到年底時王師大破叛軍,將阮景異、鄧容等叛軍將領全部擒獲,隨後一舉殺入老撾,攻破老撾三個關口,終於將叛軍頭目陳季擴及其妻子兒女抓住。
戰事既定,張輔這才得以將陳季擴及其妻子兒女綁送京師,與黃福星夜兼程趕回京師。
隻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漢王爺竟然給自己二人準備了這樣一份“大禮”,簡單粗暴地摧毀了他們腦海中那根深蒂固的理念!
一時間,二人心亂如麻。
朱高煦也沒有急著出言,而是默默打量著這二位人傑,給足了他們緩衝消化的時間。
那名雙鬢斑白的絳袍大臣,正是交趾布政使黃福,太祖年間以國子監太學生入仕,因政績卓著被擢升為工部右侍郎,而後朱老四即位稱帝,升為工部尚書。
隨即爆發了明滅安南之戰,張輔一舉推平了整個安南,朱老四不講武德背信棄義,索性郡縣安南改為交趾,黃福便出任首位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
當時安南局勢初定,戰爭不止,反叛不絕,加之百廢待興,政務卻很是繁重。
黃福到任之後,堅守仁政理念布政,隨事製宜、減免賦稅、開通鹽業、編纂戶籍、分發良田、興辦學校、舉薦提拔地方賢才……
正因為黃福廣施仁政,贏得交趾百姓敬重愛戴,大明朝才得以在安南站穩跟腳,而張輔多次率軍平叛也沒了後顧之憂。
曆史上黃福在交趾任官十九年,離任回京時,交趾民眾號泣相扶,自發來送彆他。
而且他這一離任,交趾再次爆發反叛,朝廷又派他前去布政,奈何黎利大勢已成,他黃福根本無力回天,甚至落入叛軍手中。
然而黃福正想自殺以明己誌的時候,交趾叛軍卻跪下哭泣道:“您是交趾的父母官。如果您當時沒走,我們這些人也不至於走到這一步。”
隨即黎利派人贈送金銀糧食,並護送黃福出境回到大明。
黃福之賢明,可見一斑。
至於英國公張輔,靖難勳臣中難得的大帥之才,三犁交趾,三擒偽王,威震西南,後人多以他不能世鎮交趾為憾事!
如果朱老四稍微有遠見一點,像黔國公府沐家世代鎮守雲南那樣,讓英國公府張家世代鎮守安南,那後世隻怕很有可能不會出現那個反骨仔阿越了!
一想到這兒,朱高煦便看向張輔,含笑開口道“老張頭,你也看到了,我大明之外還有如此廣袤的土地,而且這些土地還大都是無主之地,就算有人那也是未開化的野人!”
“古代聖賢說的好啊,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老張你有沒有興趣,效仿黔國公府沐氏,為我大明鎮守一方,坐鎮我大明邊陲重地?”
張輔“!!!”
黔國公府,沐氏!
為大明鎮守一方!
坐鎮大明邊陲重地!
自己,也可以嗎?
不得不承認,張輔心動了,而且是怦然心動。
黔國公何許人也?
開國名將西平侯沐英次子沐晟,兄長無後襲爵西平侯,因征伐安南有功,進封黔國公,為大明永鎮雲南,與國同休的存在!
大明朝開國至今,唯一一個外姓列土封疆者,其餘無論公侯伯,都不過隻是虛封罷了。
哪個武夫丘八不想建功立業,立下大功而列土封疆,為後世子孫搏得一個永世富貴?
雲南沐氏,早已成了所有武夫丘八的奮鬥目標!
所以,張輔聽到漢王這話,既欣喜又惶恐。
他很是害怕,這隻是漢王爺的試探,又或者是他的一句玩笑。
“漢王殿下,此話何意?”
“字麵意思,本王要英國公府世鎮交趾!”
“殿下為何賜我張家這般造化?難不成是因為張軏?”.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