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元吉眉頭緊鎖,一臉嚴肅地盯著朱高煦。
“漢王殿下,朝鮮國今朝鮮)、倭國今小日國)、大琉球國衝繩)、小琉球國雞籠山)、安南國今越南)、真臘國今柬埔寨)、暹羅國今泰國)等十五個四方夷國,乃是太祖高皇帝欽定的不征之國!”
蹇義也是一臉嚴肅,直接念出了高皇帝祖訓“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來撓我邊,則彼為不祥。彼即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犯,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戰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
“不可個鬼不可,你們知道倭國有多少金銀礦產嗎?光是一個石見銀礦一年的產量,就抵得上我大明十年銀礦產量了!”
此話一出,三人瞬間蒙了,顯得難以置信。
這尼瑪的,天下間還有產量這麼驚人的礦產?
這怎麼可能?
大明一年的稅銀,才三百萬兩!
那石見銀礦,難道一年就能產出三千萬兩白銀?
漢王在吹牛逼,瞎幾把扯淡吧?
朱高煦見他們不相信,索性繼續忽悠道“石見銀礦,含銀超上億兩,佐渡金山,含金超千萬兩……”
聽到這話,三巨頭徹底麻了。
經過漢王殿下的努力,戶部現在已經接受了“億”這個單位,取代了以前的“萬萬”。
而且周忱還普及了數字與基礎計算方式,大大提高了戶部官員的工作效率。
也正因為這般突出貢獻,周忱在戶部威信很高,被視為大明錢袋子夏元吉的接班人。
“當然,如果你們不信的話,可以隨便抓個倭人來問問,這些都是倭國使臣細川滿元告訴本王的。”
一聽到漢王爺這話,三巨頭心中最後一絲懷疑,就此徹底消失。
細川滿元當日在朝堂之上那副舔狗模樣,三人至今記憶猶新。
如此厚顏無恥的卑賤小人,為了活命選擇出賣自己的國家,泄露國家隱秘,也是極有可能的事情。
一想到這兒,夏元吉頓時興奮了,急忙追問道“漢王殿下,鄭和他們出海,不止是去轉轉吧?”
“嗯,本王讓他們以調停倭國內亂的名義,開始插手倭國內政,逐漸掌控倭國政權……”
聽到這話,老夏頭頓時眼睛一亮,“漢王殿下,他們兵力夠不夠,兵甲輜重足不足,不夠老夫這就回去從各地州府征調一批……”
朱高煦“???”
兩巨頭“???”
啥?
你說啥?
你真是見錢眼開啊!
剛剛還說什麼倭國是不征之國,是高皇帝祖訓……
現在一聽到倭國有大把的金銀礦產,立馬就變了臉了……
朱高煦急忙抱住了他,強笑道“老夏頭彆激動,彆激動,已經足夠了。”
“打下來!一定要打下來!那些金銀都是我大明的!”
夏元吉雙眼血紅,嗷嗷叫著要打下倭國,搶走所有的金銀。
天可憐見,他夏元吉自從做了戶部尚書,那可是從沒過過一天富裕的日子。
要不是這位漢王爺突然開了竅,為朝廷大肆斂財,隻怕他現在還在為北伐糧餉發愁呢!
什麼狗屁仁義道德,什麼狗屁不征之國,隻要能讓大明百姓吃飽穿暖,那就是最大的道理!
金忠與蹇義一人抱住一邊,朱高煦按著他的腦袋,這才總算是把老夏頭給按住了。
老金頭滿臉幽怨地看著朱高煦,無奈苦笑道“漢王啊漢王,你不是說隻讓鄭和他們出去轉轉嗎?”
“對啊,本王隻是讓他們出去轉轉。”朱高煦沒好氣地回答道,“萬一小倭國想不開,辱罵甚至刺殺我大明天使,那收拾他們不就名正言順了嗎?”
“他們踐踏我大明威嚴,那可不能忍!難不成挨了罵挨了打,還不能反擊了?”
金忠“!!!”
你大爺!
這就是你說的出去轉轉?
這位漢王爺,手段端得是個陰損毒辣!
呸,心真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