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偏殿。
氣氛詭異到了極點。
因為吏部尚書蹇義一句話,一眾文官瞬間反應了過來。
漢王朱高煦,竟然想要弘揚陸氏心學!
他怎麼敢的?!
那陸氏心學不過是披著袈裟的野狐禪,如何能與程朱這儒家正宗血脈相提並論?!
陸氏心學!
金忠與蹇義對視了一眼,儘皆看出了對方眼中的凝重。
這東西,可不是什麼善茬啊!
心學鼻祖陸象山遵崇個人本心,聖人與愚夫愚婦皆有此心,心同此理,對權威並不十分迷信。
畢竟陸九淵繼承孟子之學,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皇帝並非生殺予奪的天子主宰,所以不如朱熹尊崇皇權。
隻是這樣一來,就注定陸氏心學不被朝廷認可,甚至會遭受到嚴厲的打壓!
反對程朱的朱熹,曾親口批判過“科舉累人不淺”,但他卻又說“廢他不得”,建議對科舉考試加以修正,從而為國家選拔人才。
陸九淵平生熱愛講學,並不熱衷科舉,隻有過數年官宦生涯,曾尖銳地批判科舉隻是利欲之途,對發揚孔孟之道並無益處。
科舉考試乃是朝廷籠絡讀書人的重要手段,朱學對科舉持修正態度,陸學卻持明確的反對態度,皇帝自然更願意扶持朱學,打壓陸學。
陸九淵在世的時侯,通過各種渠道與朱熹反複論辯,朱、陸兩家大體上勢均力敵。
然而正因為單純的學術爭論逐漸上升到了道學、心學兩家學派之間的對立,兩家門徒也由此相互攻訐。
朱、陸二人生前尚可以憑借自身威望鎮壓文人相輕的陋習,但死後各自學生為維護老師,由此朱子學開始打壓陸氏心學,加上朝廷的抵製,陸學逐漸式微。
當金忠聽到蹇義說出那句話時,整個人明顯都愣了一下。
陸氏心學,竟然還有傳承,還沒有滅絕!
而且漢王朱高煦堂而皇之地將其請入朝堂,這是準備大力弘揚陸學,以期取代程朱嗎?
不少文官麵色凝重,第一次感受到了危機感。
狗賊漢王爺,這不隻是想對他們的功名下手,這是想要徹底刨了他們的根啊!
學政大權落入陸學陳公甫之手,甚至包括天下官學以及科舉大考!
那陳公甫後麵會做什麼,傻子都想得到!
一念至此,不少官員頓時就坐不住了,不停地看向金忠蹇義夏元吉等人。
畢竟發生了這等驚天動地的事情,這些朝堂公卿再不出手,那他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名教被打壓、程朱被拉下神壇了!
感受著那一道道目光,蹇義看向了金忠,金忠看向了夏元吉。
三人麵麵相覷後,果斷選擇了出手!
為了朝堂穩固,程朱不可輕動!
隻見夏元吉率先開口,朗聲道“漢王殿下,中央六部傳承至今,早已深入人心,乃是不可變更的祖宗禮製,您突然宣布增加一部,總管天下學政,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滑稽?”朱高煦笑了,“夏元吉,你這樣說的話,本王可來了興趣了。”
“丞相製度是不是傳承前年,幾乎與中央六部同時間出現,我爺爺為了江山社稷一舉將之廢除了,你現在跳出來說這違背了祖宗製度,是何居心啊?”
“夏元吉,本王現在懷疑你不尊高皇帝,你給本王解釋清楚!”
夏元吉“???”
一眾文官“???”
你大爺!
你不要臉啊你!
那丞相製度能跟中央六部一樣嗎?
金忠出列,及時援聲道“漢王殿下,當年高皇帝廢除丞相製度,是因為時任丞相胡惟庸擅權專政禍亂朝綱,已經嚴重危害到了大明江山社稷,高皇帝這才怒而將其廢掉……”
“金忠,你不覺得這話很可笑嗎?難不成現在的情形,與高皇帝廢除丞相製度的時候,不是一樣的?”
朱高煦麵不改色,淡淡駁斥道“原禮部尚書呂震,仗著皇帝陛下寵信,進獻讒言陷害忠良,依靠手中權柄黨同伐異,他女婿張鶴不過是個三甲進士,幾年時間便做到了禮部郎中的位置,這不是擅權亂政?”
“而且這呂震為了一己私利,糾集禮部眾多官員低價收購寶鈔再拿到錢莊等額兌換,以此謀取暴利,置朝廷百姓於不顧,這不是危害我大明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