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忠老成持重,施施然地出列再奏“漢王殿下,天下舉子寒窗苦讀三載,曆經多道舉試,這才得以進入會試,百尺竿頭就差一步!”
“倘若漢王殿下在此刻對科舉改製,亦或是更換一應事宜,那天下舉子該何去何從?他們這些年的努力苦讀豈不是全都付諸東流?”
“老臣隻怕消息一旦傳出,天下舉子會心生怨念,沸反盈天,朝廷威信儘失……”
“臣附議!”
“老臣附議!科舉不得輕動!”
“蹇大人與夏大人這話,乃是老成持重之言!”
眼瞅著金忠與蹇義在前麵衝鋒,一眾文官也立馬跟上,躲在後麵搖旗呐喊。
他們算是看明白了,這學部在漢王爺的暴力壓製下,是阻止不了其建立了。
但是科舉可不一樣,絕對不能落入陳公甫手中!
程朱之所以成為顯學,便是因為牢牢掌控了科舉這條選官途徑!
大明朝科舉考試的題目範圍,乃是朱文公集注的四書五經,這就絕對保證了天下學子想要入仕,隻能學程朱讀程朱,不能有其他的思想與見解!
可是現在漢王讓這陸學傳人陳公甫進入朝堂,還成了學部侍郎,甚至還準備將科舉劃撥給學部管轄!
真要是這樣,那陳公甫指不定會在科舉題目範圍裡,加上一些私貨,逐漸讓原本大好的大明舉製變了味道,從而動搖程朱穩坐神壇的根基!
這是名教子弟絕對不能容忍的事情!
科舉,不能輕動,更不能落入解縉陳公甫之手!
朱高煦摸著下巴看著眾人,裝作無所謂地笑了笑。
“哦,你們說事情難辦啊?那他娘的就彆辦了!”
“傳令下去,張貼皇榜,因禮部尚書呂震及一應禮部官員,擅權專政禍亂朝綱,本王有理由懷疑他們勾結舉子收受賄賂,故而暫停今年的春闈大考!”
“等錦衣衛什麼時候查清楚,呂震等賊子沒有玷汙神聖的科舉,朝廷什麼時候舉行會試,諸位覺得這樣可好?”
一眾文官“!!!”
麻了!
徹底麻了!
你大爺的,根本不講理啊你!
難辦那就不辦了?
我們是這個意思嗎我們?
你清高,你了不起,你斷人舉子的科舉,還用呂震這個蠢貨頂缸!
這狗賊漢王爺,真他娘的不是個東西!
但是,金忠蹇義等人又不得不服軟,畢竟春闈大考太過重要,而且事關上千名舉子的前途,豈能這麼兒戲地說中斷就中斷?
想著,蹇義歎了口氣,再次奏道“漢王殿下,倘若讓禮部配合學部,會試主考官不變,那這事兒也不難辦……”
聽到這話,朱高煦笑了。
這是提條件了啊,不能更改會試主考官。
大明朝會試主考官兩人稱總裁,以進士出身的大學士、尚書以下副都禦史以上的官員。
關鍵在於,會試試題由總裁擬出多條,最後由皇帝定奪。
蹇義他們的要求不難,不要更改會試主考官,讓他們出題,僅此而已。
隻要題目屬於四書五經的範圍,那他們就能接受,這也保證了選拔出來的舉子都是鐵杆程朱子弟。
“蹇義,原定會試主考官是誰?”
“翰林學士沈粲與楊溥。”
沈粲,大明朝的書法大家,被譽為明代王羲之,一手行草端得是個瀟灑飄逸。
楊溥,嗯還擱這兒低著腦袋,不發一言呢!
“沈粲乃是名宿大家,至於楊溥,內閣事務繁多,他就算了,換為禮部侍郎曾棨音同起)。”
楊溥默然,麵無表情。
文官沉默,勉強接受。
這曾棨再怎麼說,也比陳公甫好上一些。
至少他曾棨以前,還是科舉狀元,鐵杆程朱子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