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那狗賊漢王爺走了,離開了考場!”
“對啊郭老,錦衣衛也全都撤走了!”
貢院一處僻靜房間,八名同考官正聚集在此。
現在還處於會試第一場,考官們都還是比較閒的。
隻要他們不出貢院,是去巡考也好,是回房休息也好,都沒有人在意。
此刻八名同考官壓低了聲音,正略帶激動地議論紛紛。
漢王朱高煦帶著錦衣衛一離開考場,他們便迫不及待地聚在此地。
若說沒有什麼貓膩,那定然是不可能的。
這同考官共計十八人,負責考試時的彌封、謄錄、校對、閱卷、填榜等事宜,多由翰林充當。
他們口中的郭老,乃是翰林學士郭迪,洪武十八年乙醜科殿試金榜進士,現任翰林院從四品的侍講學士,大儒之名天下皆知。
麵對欣喜若狂的眾人,郭迪隻是淡淡地應了一聲,悠哉悠哉地抿了一口茶水。
“那漢王朱高煦不過是個粗鄙不堪的武夫丘八,仗著皇帝陛下的偏愛,得授監國之權,還妄圖對我等名教子弟下手,弘揚什麼新學,真是可笑至極!”
“他一個武夫丘八,懂什麼是儒家聖言嗎?懂什麼是科舉仕途嗎?”
郭迪不屑地接連嘲諷,對監國漢王爺敵意甚眾!
原本他們這些養尊處優的翰林老爺,隻需要負責修書撰史,起草詔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等,做得都是地位清貴的工作,也從不參與朝堂爭鬥。
然而漢王朱高煦冒天下之大不韙,創設學部主管天下學政,並且讓那“名教罪人”陳公甫施施然地進入朝堂,執掌學政貢舉之權,翰林老爺們也頓時坐不住了!
他們這些翰林,乃是地位最高的士人群體,集中了程朱文人名教子弟中的精英,社會地位優越,背後皆是縉紳!
現在漢王準備對他們縉紳下手,翰林老爺們哪裡還坐得住?
故而在翰林院掌院學士的授意下,由老翰林郭迪親自操刀,準備策劃出一場會試舞弊的驚天大醜聞,將漢王朱高煦與他的黨羽鷹犬全都打入塵埃,踩進泥裡!
至於他們的計劃,可以稱為天衣無縫。
落魄舉人,鼠毫蟻字,蠟燭小吏,繼燭傳遞,銷毀證據……
這每一步都走得極其謹慎,以漢王朱高煦及錦衣衛鷹犬,根本就不會想到,還會有這等精妙的作弊手段!
“不要掉以輕心,更不要露出破綻。”
“錦衣衛的厲害,你們一個個地都心知肚明。”
郭迪又囑咐了幾句,這才讓眾人散去。
他起身看向寂靜沉悶的會試考場,雙眼投射出殘忍的目光。
隻待明日過後,會試第一場結束,主考官與同考官閱卷之時,他們就會驚怒交加地發現,竟然出現了上百份一模一樣的答卷!
嗬,到了那個時候,這場會試,也就會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更會變成壓倒漢王朱高煦及其黨羽的那根稻草!
“漢王啊漢王,你想弘揚新學,與天下文人為敵,那就要做好玩火自焚的準備!”
……
麻了!
王三人麻了!
此刻他滿臉驚恐地看著眼前之人,哆哆嗦嗦地已經說不出話。
他怎麼都沒有想到,自己不過是個禮部衙門的小吏,連官兒都算不上,竟然會被錦衣衛給盯上了!
而且眼前這位,還是漢王頭號鷹犬,人見人怕的劊子手,聶興!
瞧見聶興那血紅的雙眼,惡狠狠的表情,王三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卻是怕得說不出話來。
聶興也懶得跟這小吏廢話,先是一腳踹了上去,將王三踹翻在地,而後開始拳腳相加!
這兩日他為了揪出科舉舞弊之人,沒日沒夜地在考場巡視,結果毛都沒有查到一根。
偏偏這些蠟燭小吏堂而皇之地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給考生傳遞答案,助他們科舉舞弊!
聶大頭這是越想越氣,恨不得直接宰了這些個蠢貨,以泄他心頭之恨!
好在他的副手及時上前,一把抱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