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
朱高煦與大胖胖相對而坐。
陳循王翱等十位才俊,跟著宦官走進了一處偏殿等候。
環顧四周,陳循驚訝地發現,上次那位會試第二十七名陳鼎也赫然在列。
這就有些意思了啊!
按理來說,會試排名與殿試排名,應該區彆不大。
畢竟考生們的真才實學擺在那裡,會試已經體現出了他的實際才學。
這就意味著,殿試名次與會試名次相差不大,才應該是合理的。
不過一想起會試題目與殿試題目,陳循又隨即釋然了。
這尼瑪的,題目完全就不一樣,名次不變才怪!
隻是這樣一來,陳循一顆心又提了起來。
畢竟他也想高中狀元,創造連中三元的神話!
王翱、陳鼎等人,也都在打量著其餘九人。
畢竟大家心中都清楚,這十人必定就是一甲三位與二甲前七位了!
而且此次會試殿試,都是漢王殿下一手操辦遴選,在如今漢王勢頭正猛的時候,他們必定都有著一個錦繡前程!
想到這兒,眾人態度都十分友好,互相介紹認識,算是同期之友。
大明朝中後期武官勳臣落寞衰亡,文臣結黨把持朝政。
而他們結黨的方式,如同鄉、同門、同窗、同期、同年、同科、年兄等等,隻要能扯上關係,那都可以結為一黨!
一方硯台,同坐一張長椅,由一位先生教學,同學就被稱之為“同硯席”。
後來,多了幾個學生,要多坐幾張椅子,但房子不大,老師學生都要從同一個門裡出入,就稱之為“同門”。
再後來,房子大了些亮了些,可就那麼一個窗戶,學生們要擠到窗下一起讀書、共同沐浴陽光,就又被稱之為“同窗”。
同年一指年歲相同,二則指科舉大考稱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同科則是同榜高中者,同榜登科者相互之間的尊稱便是“年兄”。
為了結黨營私,把持朝政,文人們也算是想儘了辦法。
文人之無恥,可見一斑!
此刻陳循等人正熱情無比地相互間喚著“年兄”,算是留下了一個不錯的印象,將來還可在官場上互相扶持提攜。
如陳循與陳鼎,那可以是本家,說不定五百年之前他們的祖宗還是親兄弟。
所以二人直接坐在了一起,關係瞬間親近了起來。
很快大內總管小鼻涕走了進來,“陳鼎何在?太子殿下宣你覲見!”
“有勞工公公了。”
陳鼎聞言心中一動,跟著這位大太監,趕去赴太子爺的約會。
雖然隻是太子殿下,不是當今天子。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皇帝陛下禦駕親征去了,他們想見也見不著。
更何況太子殿下乃是當朝儲君,出了名的寬厚仁慈,體恤人才。
要是得了太子爺的認可,那以後的仕途,可謂是一片光明。
小鼻涕領著陳鼎,走進了禦書房。
陳鼎一走了進去,心中卻涼了半截。
因為除了慈眉善目的太子爺外,旁邊還坐著一個虎背熊腰的糙漢。
看這糙漢滿臉橫肉的模樣,身上還披著靚麗蟒服,傻子都知道,這位肯定是監國漢王爺了!
“學生陳鼎,叩見太子殿下,漢王殿下!”
“無須多禮!”
大胖胖認真地打量著陳鼎,隻見此子麵容硬朗剛毅,頓時就生出了不少好感。
朱高煦見狀,也是暗歎此人天生官命。
畢竟想要在古代做官,你要是長得太醜,那基本上沒有什麼機會。
朝廷不收醜逼非人類。
“重器陳鼎),你是肇慶府新興縣人?”
“太子殿下英明,學生正是肇慶府新興縣人士。”
“肇慶府扼兩廣之咽喉,素來就有著‘嶺表南來第一州’之美譽,如今出了你這麼位嶺南大才子,真可謂是人傑地靈!”
“學生惶恐,太子殿下謬讚了!”
大胖胖與陳鼎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著,朱高煦則凝眉看著陳鼎的答卷。.
殿試四大考題,陳鼎同樣選擇的是農桑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