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軍大帳。
正向前推進。
因為糧草輜重儘在於此。
所以中軍大帳的行進速度很是緩慢。
朱棣騎在高頭大馬上,一顆心總是安定不下來。
自從老二開竅之後,他行事總是謀定而後動,鮮少出現這般魯莽無措的舉動。
他千裡迢迢地從金陵趕到北疆,話都還沒有跟自己說上兩句,就又馬不停蹄地去追蹤瞻基那孩子。
似乎自家老二,此次趕來北疆,就是為了瞻基而來!
這是什麼情況?
到底出了什麼事情?
老二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
一時之間,朱棣有些心亂了。
薛祿見此情形,隻得出言安撫道“皇上,太孫殿下帶著項昆侖的三千禁軍,出不了什麼岔子的。”
“項昆侖這孩子您也清楚,老成持重,為人謹慎,說不定此刻太孫殿下已經在撤軍回來的路上了。”
聽到這話,朱棣稍微安心了一點。
項昆侖這孩子,他還是有印象的,出身貧寒,麵貌奇偉粗黑,驍勇善戰,臂力過人,無人能敵,以勇武入選禁軍。
相比於個人勇武,朱棣更喜歡此子的謹慎性格,老成持重,頗有大將風範。
有他在瞻基那孩子身旁,的確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轉念想起自家老二的古怪舉動,朱棣剛剛放下的心又懸了起來。
瞻基沒有問題,那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正在此時,一名錦衣衛陡然衝了過來。
“皇上,應天府急報!”
朱棣“???”
急報?
又是急報?
老二都來北疆了!
還他娘的不停有急報!
彆說永樂帝感到不爽,薛祿此刻都有些怒了。
以前喜歡搞事的漢王爺,現在人都在北疆了。
應天怎麼還在不停地發來急報?
咋滴你家急報是像這樣不停發著玩的啊?
那位太子殿下也真是的,以前不是這個性子啊?
難不成漢王監國理政一段時間後,把太子爺帶跑偏了?
朱棣強忍著心頭的怒火,淡淡地開口道“什麼事情?”
這封急報,他是看都不想看,省得一會兒糟心。
不料錦衣衛單膝跪地,雙手呈上密函,道“由太子殿下發出,我等無權查看,還請陛下親自閱覽!”
一聽這話,朱棣劈手接過密函,當即查看了起來。
老大發來的密函!
那意義可完全不同了!
以老大那沉穩的性子,他輕易不會發密函的。
朱棣拆開密函一看,瞬間如遭雷擊,愣在了原地。
蛟蟒化龍!
帝星易主!
太孫有必死危局!
漢王冒死前來營救!
這……怎會如此?
朱棣驚了,麵色有些蒼白。
蛟蟒化龍,逆天改命,他當年同樣經曆過!
洪武十五年,孝慈高皇後馬皇後)病逝,朱棣還隻是個燕王,同諸王入京奔喪。
為給馬皇後誦經祈福,太祖挑選高僧隨侍諸王,誦經祈福,道衍和尚受到當時的僧錄司左善世舉薦,獲得了進入燕王府的機會。
這個妖僧見到自己的第一句話,便是“臣奉白帽著王!”
這句話,意思很明顯,他能給朱棣一頂白帽子。
當時朱棣已封王,“王”上倘若再加個“白”,那不就是“皇”嗎?
這個妖僧暗指他要幫朱棣登上皇位,隨即就提出了他那套真龍命格理論,成功說動了還是燕王的朱棣!
自此,二人一同返回北平,道衍和尚暗中為朱棣篡改命格彙聚真龍氣數,朱棣則暗中畜養甲兵發展實力,直至建文皇帝大力削藩,朱棣感受到了強烈威脅,詢問道衍妖僧的意見之後,悍然起兵靖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