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之處,在於諸王外放,開拓海外!
金忠蹇義夏元吉這三巨頭,當初之所以答應漢王的請求,親自主持宗藩改製,正是因為此舉可助大明開疆拓土,一旦諸王掌控了這些地區,便可反饋大明造福百姓子民!
外邦蠻夷的死活,三巨頭是不太在意的,他們也沒有這個精力去關注多想。
大明境內的百姓子民,不少人都還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掠奪海外諸夷的資源,養活大明本土百姓子民。
這種做法,雖然血腥殘忍,但那隻是對於蠻夷而言,大明反倒會因此蒸蒸日上!
所以,三巨頭同意了漢王爺的請求,甚至親自下場製定宗藩新製度,主持諸王外放事宜。
做這一切,不為其他,隻為讓大明老百姓填飽肚子。
可是,漢王突然折了,那這新政,還能繼續下去嗎?
漢王監國期間,推行了不少新政,都是利國利民的國家大計!
但是他漢王如果當真突然暴薨,那這些新政還如何推行得下去?
因為漢王那囂張跋扈的脾氣秉性,加之其監國漢王爺的權勢地位,朝野上下才會對他又敬又怕,各項新政才得以順利推行!
如今,漢王薨了,何人主持新政的推行?
太子爺嗎?
他是太子,萬萬不能插手其中!
新政新政,一個“新”字,就代表了一切。
縱觀曆朝曆代,推行新政變法,總會伴隨血腥與死亡。
因為新政一旦推行,將會損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他們自然會奮起反抗,這就是所謂的“守舊派”!
說到底,一切都是因為利益!
太子爺還隻是儲君,不是大明朝真正的君!
為了穩固自己的太子大位,他絕對不能插手這新政推行!
換句話來說,隻有漢王爺這個身份特殊的王爺,才是推行新政的最佳人選!
他朱高煦一不做皇帝,二不要賢名,三不結黨營私……妥妥的孤臣楷模!
即便他推行新政,得罪了滿朝文武,最終不過隻是抽身而退,前往雲南就藩。
而大明將會因為他的新政,福澤天下,造福蒼生,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麵。
可是現在,漢王薨了,他們該如何是好?
夏元吉長歎了一口氣,眼眶沒來由地變得濕潤。
或許在這位永樂名臣心裡,他同樣接受不了,漢王爺突然暴斃薨逝。
論及私交,三巨頭裡麵,他與漢王私交最深,也是他夏元吉最先看清漢王爺的宏圖大誌。
這個朝臣畏懼怨恨、百姓愛戴尊敬的漢王殿下,從當初推行這些新政開始,就不是為了坐上那個位置啊!
推行新政勢必會得罪太多人!
他朱高煦要是真為了奪嫡爭位,那又何必去做太子爺的手中刀,為了大明得罪這些朝臣?
更何況,他朱高煦要是真有那個野心,那繼續在帝都監國,推行他的新政改朝換代便可,又何必千裡迢迢地趕去北疆營救太孫?
太孫不死,他漢王必死啊!
而且還是……萬箭穿心而死!
一想到這兒,夏元吉有些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世人皆錯看了他朱高煦!”
“皆錯看了啊!”
北鎮撫司。
“你說什麼?!”
張軏豁然轉身,難以置信地看著心腹千戶。
千戶單膝跪地,淚流滿麵地開口道“大人,漢王殿下……薨了!”
“這是源自宮裡的消息,太子殿下獲悉消息後悲痛欲絕,宮裡麵都傳開了!”
張軏“???”
薨了?
他怎麼會薨了?
明明走的時候人還是好好的……
“不可能!”
張軏暴怒,上前一把揪住千戶的衣襟!
“你給老子說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
“王爺一向驍勇善戰,身旁還有萬騎精銳,怎麼可能會暴薨?”
千戶被自家大人那猙獰模樣嚇住了,支支吾吾了半天,才終於說出了緣由。
“太子少師夜觀天象,疑似與漢王殿下有關,太子殿下趕去欽天監,從少師口中得知了漢王疑似暴薨的消息……”
太子少師!
姚廣孝!
張軏咬牙切齒地念叨著這個名字。
直到此刻,他才終於明白,為何王爺臨走之前,讓自己盯著這個亂世妖僧!
回想起上次漢王爺去雞鳴寺,而後就著手準備趕去北疆,張軏終於反應了過來!
“姚廣孝!”
“一切都是因為這個妖僧!”
“你去盯著姚廣孝,等他出宮之後,直接抓進詔獄!”
千戶聞言大驚失色,有些惶恐不安地追問道“大人,他可是太子少師啊……”
“老子不管他是什麼太子少師!”
張軏滿臉猙獰怒容,惡狠狠地嘶吼出聲。
“老子隻想知道王爺為何去北疆!”
“王爺此刻在北疆究竟出了什麼事兒!”
千戶見狀不敢再勸,隻能領命而去。
待他走後,張軏呆坐在椅子上,眼角不斷有淚水滑落。
“王爺,您放心!”
“要是您真出了什麼閃失,我一定親手宰了姚廣孝!”
“不,殺他一人不夠,我要殺光他們所有人,我讓他們給您陪葬!”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