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爺猜的沒錯。
王景胡元澄等人現在是真的怕了。
那些個程朱縉紳要麼不出手,要麼出手就致人於死地!
解公豹與陳公甫,二人一廢一死,這前車之鑒就擺在眼前,他們能不怕嗎?
但大胖胖也猜的不全對。
相比於害怕,王景胡元澄等人此刻更像是擺爛。
是的,擺爛。
漢王爺不在,太子爺不管。
他們這些新政執行人,連個主心骨都沒有,一邊要竭儘全力地推行新政,一邊還要遭受程朱縉紳的反撲攻擊,這誰受得了?
關鍵在於,太子殿下態度曖昧莫名,自己等人挨打了他也不還手!
太子爺他這表現,跟囂張跋扈最護犢子的漢王殿下比起來,那可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因為陳公甫慘死街頭,加上陳濟老爺子的提醒,現在王景胡元澄四人已經徹底寒心,不願再推行這勞什子新學新政了!
即便,這新學乃是他們的心血,更是足以改變整個大明的大道至理!
但是那又如何?
誰愛推行誰推行去吧!
那些程朱縉紳都開始殺人了,他們還能怎麼辦?
愛咋咋滴,老子就是要擺爛!
除非等到漢王殿下回京,否則這個爛攤子誰愛要誰拿走!
他們四人現在抽身而退,反倒是一件好事情。
至少漢王殿下已經確認還活著,即將大捷還朝。
既然如此,他們四人何必再受這些委屈酸楚!
這差事,老子不乾了!
太子爺氣得滿臉鐵青,目光中充滿了殺氣,都快拎劍殺人了!
他倒不是對王景胡元澄四人生氣,而是為程朱縉紳不識大體不顧大義而動怒!
漢王推行的那些新政,其他暫且不談,至少都是利國利民的,否則金忠蹇義夏元吉這三巨頭也不會鼎力支持!
可是那些個程朱縉紳,平日裡張口仁義道德,閉口造福百姓,現在新政觸碰到了他們的利益,他們便拚死反擊,還不惜鬨出人命!
這就是所謂的“儒家聖言”嗎?
這就是所謂的“治國之道”嗎?
一群令人作嘔的狗東西!
真是該殺!
現在好了,人家撂挑子不乾了!
一位皇家製造局局長,三位禮部重臣,全都不乾了!
那這新政還如何推行?
朱高熾肺都快氣炸了!
自己要是真同意了胡元澄等人的請辭,老二那個混賬東西回京之後,還不得暴打自己一頓?
一想到那等可怕場麵,大胖胖就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咳咳,四位可都是我大明的肱骨賢良,朝廷如今推行新政,正是用人之際,還忘四位克服一下!”
聽見太子爺這話,方賓等人頓時大失所望,恨不得替太子爺開口,直接同意了這四個漢王黨羽的請求。
人家主動請辭,這是多好的事情啊!
王景、鄒緝、曾棨三人一走,文官縉紳立馬就可入主禮部,奪回學政科舉大權!
至於胡元澄這個安南人,他早就該主動請辭,滾回他那蠻夷之地去了!
這可是雙喜臨門的大好事,太子殿下怎麼就犯了糊塗,不同意呢?
王景胡元澄等人倒是麵麵相覷,儘皆露出了古怪表情。
不走?
不走留在這裡挨刀啊!
胡元澄索性心一橫,再次奏道“太子殿下,老臣當真時日無多了,加之好友離世,老臣準備送其靈柩回鄉安葬,而後回到故土,了此殘生,還望太子殿下成全!”
話音一落,胡元澄回想起好友慘死的淒涼模樣,忍不住悲從中來,眼淚大顆大顆地落下。
大胖胖瞧見這一幕,也不免動了惻隱之心。
眼前這位大明火器之神,不過四五十歲的年紀,此刻卻是雙鬢斑白滿臉滄桑,全然不見往日的精氣神。
看來,陳公甫慘死一事,對他的打擊,當真是太大了啊!
這胡元澄四人看似請辭,實則是在鳴冤,為慘死的學部侍郎陳公甫鳴冤!
一想到這兒,太子爺就更加憤怒了,直接扭頭看向了錦衣衛首領張軏。
“昨晚陳侍郎一案,想必諸位臣工心中都有數了吧?”
“錦衣衛及時趕到現場,將涉案人員儘數緝拿歸案,並且連夜審訊拷問!”
“張軏,說說吧,此案真相究竟如何?”
此話一出,不少朝臣變了臉色。
原來這酷吏張軏今日上朝,果真是為殺人而來!
張軏沒有廢話,取出了一份染血的供詞,冷眼掃視群臣,最終將目標鎖定在了兵部右侍郎方賓身上。
方賓見狀心中大驚,但他為了不露出破綻,強裝鎮定,麵無表情。
“經查,周文方等落榜學子,合計三百四十二人,皆是此次會試大考中的落榜學子,且戶籍均在京畿之地。”
“原本周文方等學子落榜之後,便選擇歸家返鄉,用心苦讀,然而不久之前,一股謠言從京師散播而出,稱會試題目突然變更,是‘逆種文人’解縉、陳公甫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