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
公卿均在朝堂。
一套俗禮之後,朱高煦便給了顧噴子一個眼神。
昨日朝會後,漢王爺留一眾巨頭開了小會,顧佐自然在場,得知了考成法一事。
散會之後,這位左都禦史大人立刻回府研讀考成法良久,最終確認這新法一旦推行,對天下官員而言身上將會套上一層新的枷鎖。
但是,這新法對都察院而言,卻是難得的一場滔天機遇!
誠然,新法一旦推行,內閣將會會是最大獲益者,內閣權柄將會大大增加!
但是,都察院的權柄同樣會順勢增加,擁有定時考核天下官員的特權!
再輔以漢王賜予都察院可自行逮捕犯官的權力,新法之後的都察院權柄將會達到頂峰!
此刻顧佐注意到了漢王殿下的眼神示意,當即施施然地走了出來,朗聲高喝道“漢王殿下,自永樂朝以來,官員貪腐成風,狎妓取樂,敗壞朝堂風氣,致使道德淪喪……”
滿朝文武“???”
咋滴?
啥意思?
逮著一個人噴不過癮?
你丫這是想要開啟群噴模式啊?
一眾朝臣目瞪口呆地看著顧噴子,心中頓時生出了不妙之感。
這個狗賊突然開噴,他是想要做什麼?
“因此,臣請開啟京察大計,嚴懲貪婪不律的官員,以正朝堂風氣!”
滿朝文武“!!!”
我尼瑪啊!
顧噴子你瘋了吧你?
在這個時候開始京察大計?
漢王爺正愁沒理由收拾這滿朝文武呢,你丫倒好,這是直接給人遞刀子上去啊!
一時之間,滿朝嘩然,議論紛紛。
朱高煦看著眼前這些略顯慌亂的群臣,腦海中思緒翻飛。
所謂“京察”,顧名思義,就是專門針對在京官員的考核,由吏部考功清吏司主持。
而“大計”,則是對外官的考察,也就是針對地方官員。
自洪武六年,太祖高皇帝下詔對京官每三十個月進行一次考核,每考可升一等,自此形成了京官考察的雛形。
不過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大明朝首創的京察製度亦是如此。
京察製度自洪武朝提出,一直到天順八年,京察都尚未形成製度,隻是根據需要不定期地舉行。
在這之前,類似京察的官員考核製度,則是采用考滿的形式。
這“考滿”偏重於官員在該職位所做出的成績,考核結果或是稱職之語,或是平常之語,或是為不稱職之語,三年為一周期,九年通考黜陟,四品及以上的朝堂重臣之任滿黜陟,由皇帝直接決定。
但是,考滿三年一考,對官員三考也就是九年時間,才進行黜陟。
這就有些離譜了啊!
也就是說即便前兩次考核結果都是不稱職,你還是可以繼續做你的高官,直到第三次考核之後,才會對你進行罷免廢黜!
正是因為如此,太祖高皇帝提出京察製度,被視為礪世磨鈍之典。
隻是可惜,直到現在,京察製度尚且處於完善之中。
不過顧佐顧噴子在此刻提出開啟京察與大計,顯然是不安好心啊!
一眾文臣看著顧佐,恨得咬牙切齒。
不用懷疑,京察與大計,全都是針對他們這些文官縉紳的。
這個該死的顧噴子,真是漢王鷹犬啊,都快忘了自己也是文人的一員了!
但是,你還不得不承認,人家有資格有理由提出開啟京察與大計。
畢竟都察院作為大明最高監察機構,其職責糾劾百官、督察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