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你們這些文人老爺們,如果真的是恪守仁義道德,那在家中豢養那麼多奴仆雜役乾什麼?”
“對他人高唱什麼禮法典製,自己卻做儘蠅營狗苟之事,真以為他人都是傻子?要是這些文人縉紳敢跳出來,有一個算一個,本王不撕開他身上那些遮羞布,本王就不是朱高煦!”
麵對漢王爺的斥責,三巨頭頓時無言以對。
麼得辦法,人家占儘了道理。
不管是理論依據,還是事實例證,他們都無可辯駁。
儒家崇尚的是禮,而這禮恰恰成了奴隸主維護統治的工具,這是誰都無法爭辯的事實。
粗略算起來,春秋戰國同樣是奴隸主政權,而這個時期偏偏是儒家先賢開宗立派的時候。
所以你真要跟漢王爺爭論,他能把至聖先師搬出來罵死你!
而且文人縉紳家長奴仆成群,雜役成堆,這更加是不折不扣的事實。
畢竟哪位文人老爺會自己親自動手做飯,親自洗衣耕田?
那對於他們而言,是“有辱斯文”!
夏元吉沉思了良久,最終還是歎了口氣。
“惟望殿下不忘初心,不可做出謀利之事!”
聽到他這句話,朱高煦心中一顆大石落地。
隻要夏元吉這個財神爺點頭了,戶部正式接手奴隸買賣一事,才能進行得下去。
朱高煦又轉頭看向了兵部尚書金忠,這位看著愈發年老體弱的朱棣心腹。
金忠眉頭緊鎖,陡然歎氣道“漢王殿下,如今我大明國力強盛,故而可以以勢壓人,興霸道之政!”
“然若是我大明遭遇突變,露出疲軟之態,四夷八荒皆因對我大明懷恨在心,奮起而共擊之啊!”
王道主“仁”,遵從儒家“為政以仁”思想。
而霸道主“力”,遵從法家對“力”的追捧。
先前大明朝一直以天朝上國自居,對待四方夷國都是懷柔遠仁,從而建立起了一套友睦鄰邦的合理朝貢體係。
然而自從漢王監國理政之後,一改這項基本國策,頻頻出兵東海南洋,走的顯然是霸道之路。
隻是,霸道雖好,但後患無窮啊!
朱高煦聞言點了點頭,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主張。
“老金頭,你想過沒有,不趁現在諸王攻略征伐新土,暗中掠奪一些他們的人口,或者說許以重金誘惑他們主動售出人口。”
“等到他們徹底在新土站穩腳跟,大力發展自己的藩國,一旦藩國實力足以與我大明比肩,他們還會甘心偏安一隅,不會悍然殺回中土嗎?”
此話一出,三巨頭皆是變了臉色。
原來,漢王此刻搞這個奴隸買賣,是存了這樣的心思。
掠奪諸王藩國的人口,變相削弱他們的實力!
既然如此,那還說什麼?
三巨頭當即點了點頭,全部表示通過。
“行了,都沒什麼意見了吧?”
“我有!”
&n
三巨頭“???”
四人尋聲看去,隻見周忱膽戰心驚地舉起了小手,弱弱開口道“漢王殿下,我的羊毛……”
四人“!!!”
你大爺!
你就知道一個羊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