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殿下,咱先入城吧,下官等已經為殿下準備好了接風宴。”
接風宴,這是必須的。
畢竟郭資想要弄清楚,漢王此次前來北平,究竟想要做什麼。
朱高煦這回也沒有拒絕,而是欣然點頭接受。
“成,趕了這麼久的路,本王也有些餓了。”
“郭登,護送王府她們回府。”
聽到這話,郭資等人有些茫然。
回府?
回哪兒?
北平有漢王府嗎?
以往的燕王府,現在可是西宮,你就這麼住進去,有些不合適吧?
“咳咳,漢王殿下,您這是準備入住西宮?”
眼瞅著朱高煦就要入城了,郭資隻能硬著頭皮追問了一句。
朱高煦聞言一愣,隨即點了點頭。
“那不然呢?本王自幼在西宮長大,不住西宮住哪兒?”
這“西宮”,其實就是當年的燕王府。
當初太祖高皇帝分封諸王,自然也要給這些藩王們修建宮殿王府。
但是本著避免勞民傷財的理念,朱重八同誌特意下旨“諸王宮城宜各因其國擇地”,也就是說諸王得在封地裡現有的宮殿上直接修建王府。
燕王朱棣那可是絲毫不客氣,畢竟他的封地可是北平,昔年富庶繁華的元大都!
元大都的皇城以太液池為中心分為三大部分,既東側的大內禁城)和西側的隆福宮以及興聖宮。
元帝居住的大內禁城自然是不能成為燕王的王府,所以燕王府就設在了太液池西岸的隆福宮舊址之上。
這隆福宮位於皇城的西南角,可是元朝的太子府。
冥冥之中,似乎自有天意。
朱棣以燕王的身份搬進了元代的東宮,而後發動了靖難之役,奪取了建文皇帝的江山,成為了永樂皇帝。
自永樂元年,朱棣就將北平升格為順天府,在政治地位上與南京的應天府相對應,原燕王府改稱“皇城”。
永樂三年,朱棣就下令擴建潛邸燕王府,禮部將原來的燕王宮的宮殿,城門對照南京的禁城命名,更名為北平皇城。
但問題在於,燕王府根本不在新京師的中軸線上,作為禁城與皇城營造典範不合。
於是把原燕府改名為西宮,用於在北平行在臨時視朝之用,而後下令在太液池的東側另行修建一座新的大內紫禁城,因此這以前的燕王府也被稱為西宮。
郭資聽到朱高煦這話,整個人都驚了。
我尼瑪啊!
你還想入住西宮?
你從小住那兒現在還能住那兒嗎?
咋滴你也想效仿一下皇帝陛下,來一場靖難之役?
“那個漢王殿下,這恐怕有些不太合適吧?”
你特麼一個王爺,還想入住皇宮,你怎麼不上天呢?
朱高煦聞言不耐煩地擺了擺手,直接從懷中掏出了一塊亮閃閃的金牌。
郭資等人見到這金牌,直接齊刷刷地跪倒在地。
“郭老頭,老子現在能不能住進去?”
眾人“!!!”
住住住!
你有牌子了不起!
你愛住哪兒住哪兒!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