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而知,這對郭資的衝擊力,會有多大。
聽到這話,朱高煦隻是撇了撇嘴,直接打開了酒壇子。
“這事兒吧,其實也很正常。”
“就像孫瑜所說的那般,初入官場時也許可以堅守本心,但是這時間一久,就開始慢慢變了味了。”
“你如果不貪腐受賄,不拿人家的好處,那就是異類,那就是不合群,隻會遭到同僚上司的排擠打壓,仕途就此斷絕,甚至還可能遭到陷害。”
“如今大明官場的整個環境就是這樣,所以貪腐現象屢禁不止,層出不窮。”
聞聽此言,郭資的神情愈發黯淡,臉上的溝壑都深了幾分。
“當年太祖高皇帝嚴刑峻法,重典治國,嚴厲打擊貪腐,為此不知殺了多少貪官汙吏!”
“這才過去了多久,天下官員就又走上了這條老路,難道他們當真忘記了洪武朝的嚴刑峻法嗎?”
朱高煦聞言隻是淡然一笑,不予評價。
洪武朝的嚴刑峻法,那可是出了名的凶殘,光是郭桓一案就載入了史冊!
那個時候的文官士大夫,哪有現在這麼猖狂,彆說貪腐受賄了,整日上朝如上墳,唯恐下一個遭殃的就是自己。
雖然太祖高皇帝因此落得個“暴君”之名,但你不得不承認,這嚴刑峻法就是好用,文臣士大夫那可都是老老實實的。
當然,這種方式,並不提倡,因為代價太大。
朱高煦看著憂心忡忡的郭老頭,指出了問題的根源。
“郭老頭,你知道這些文臣士大夫,為何會好了傷疤忘了疼嗎?”
“因為他們心中有底氣,他們在朝就是官員縉紳,替皇帝陛下牧民,皇帝不管如何都離不開他們;他們在野就是地方士紳,掌控著最多的良田沃土,從而控製著當地百姓!”
“地方士紳兼並田地,控製百姓;朝堂縉紳爭權奪利,粉飾太平!”
“古往今來曆朝曆代,都是這麼過來的,這就是他們的底氣,不管哪個朝廷,都離不開他們這些讀書人!”
郭資聞言一怔,愣在了原地。
“想必你也聽說了,學部與禮部正在大力弘揚新學,這新學可就完全不一樣了啊,包含多種學說經義,不止程朱一門!”
“等到新學逐步走上正軌,除了這些程朱門徒外,朝廷並不是無人可用,他們最大的底氣與根基,也就此消失了,即便想要貪腐受賄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所以,沒有必要對眼下這個腐朽遲暮的朝廷失望,在不久的將來,一個朝氣蓬勃的大明朝廷將會出現!”
這一次,朱高煦可謂是毫無保留,直接講出了弘揚新學的真正目的。.
而郭資聽完他這個宏偉計劃,直接就倒吸了一口涼氣。
用新學取代程朱,斬斷縉紳士紳的根基與底氣。
這真的能夠做到嗎?
但如果真的做到了,那會是一個怎樣的朝廷,又會是一個怎樣的大明?
“郭老頭,調整好你的心態,趕緊回來處理政務,想必皇上也不會同意你的辭呈!”
“下一步就是打造北平商業圈,本王需要你的配合,不然沒工夫搭理那些事情!”
郭資靜靜聽完後,陷入了沉思當中。
不知過了多久,他才歎了口氣。
“也罷。”
“老夫就信殿下一回。”
二人舉起酒杯一碰,一切儘在不言中。
朱高煦一顆心終於放回了肚子裡,暗自嘀咕了一聲。
“忽悠成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