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聶興方才那話,其實並非沒有道理。
換句話說,他朱高煦還有其他選擇嗎?
楊士奇觀察著朱高煦的臉色,沉聲開口打破寂靜。
“王爺,其實您早就沒了退路,不是嗎?”
“太子殿下可容王爺一世,但太孫殿下絕不會容王爺一時,哪怕王爺曾經千裡奔襲救過太孫殿下,在皇位麵前這份恩情也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太子殿下寬厚仁慈,奈何他天生身子骨弱,承擔不起帝國掌舵人的重任!”
“太孫殿下卻不然,據我所了解,這位可並不是什麼良善之人,他畢竟自幼在皇上身邊長大,學的是帝王心術,走的是殺伐之路,這位絕不會容忍有人威脅到他的帝位!”
楊士奇曾經出任太子伴讀,在東宮為臣多年之久,早就了解太子朱高熾與太孫朱瞻基的脾氣秉性。
誠然,那位好聖孫的確對得起他“傳世之孫”的名頭,自幼聰慧非凡,更是得了永樂皇帝的親自培養,未來不是沒有可能成長為一位賢德明君。
但那也隻是未來,不是現在!
現在的太孫朱瞻基,與漢王朱高煦相比,差了當真不是一點半點!
而大明王朝現在需要的是一位能夠順應大勢的掌舵人,搶占先機開啟大航海時代,締造出一個真正的天朝上國。
等到太孫朱瞻基成為太子朱瞻基,再成長為皇帝朱瞻基,至少需要十年二十年之久,哪怕大明王朝等得起,他楊士奇也等不起!
南洋之行後,楊士奇心態早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前往南洋舊港之前,他想的是儘快做出成績,然後回到大明中原朝廷,宰執大明中樞。
但等他助趙王朱高燧踏破七國後,楊士奇也真正認識到了這方廣袤無垠的天地。
執掌大明中樞,治國平天下,對楊士奇而言已經沒有什麼吸引力了。
他想要擇一明主效忠,讓大明開啟大航海時代,輔佐這位明主締造出一個真正的天朝上國!
他楊士奇,要做這天朝上國的……相國大人!
強漢,盛唐,又如何?
他們知道在西域之西還有更加廣闊的天地嗎?
他們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
現在,機會就擺在眼前,楊士奇不可能不心動。
遊曆天下二十年之久,楊士奇比所有人都渴望功成名就,比所有人都想要名垂青史!
大明王朝如今有三龍兩蟒,永樂皇帝朱棣、太子朱高熾、太孫朱瞻基是龍,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是蟒!
然而真正有資格值得他楊士奇效忠之人,唯有漢王朱高煦!
皇帝陛下已經老了,太子殿下身子骨弱形容廢人,太孫殿下年輕氣盛,趙王爺誌大才疏……
除了文治武功的漢王朱高煦,楊士奇沒有其他的選擇!
而且,楊士奇極其確信,漢王朱高煦會帶給大明真正的盛世,一個天下百姓的盛世!
畢竟,他已經在北平做到了,不是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