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接過奏報看後,欣慰地點了點頭。
周忱的能力,他還是比較認可的。
尤其是自己已經給他做好了鋪墊,而且留下了天策衛與飛熊衛兩大禁軍輔佐,隻需要按部就班地推行下去就行了。
如果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那他就不是周忱周恂如了!
“做的不錯!”
“總結一下經驗,彙總之後上報一份給朝廷!”
“另外那些新學子弟繼續帶在身邊,要不了多久一條鞭法就會推行至整個天下,他們可都是人才,放出去也能獨當一麵了!”
“殿下英明。”周忱欣喜地點了點頭。
推行新法的過程中,那些新學子弟可是做出了不少功績。
有了太子殿下這句話,也就意味著他們先前的艱辛付出有了回報,哪怕不用參加科舉,也能因此順利出仕獲得官職了。
等到他們順利出仕,就會成為天下士子的榜樣,屆時還會促進新學的推廣,這是相輔相成的大好事情!
太子殿下果真算無遺策,一言一行都大有深意。
一時間軸忱想了很多,對朱高煦也愈發欽佩敬畏。
朱高煦倒是對此渾然不知,他還在觀察眼前這個上海鎮。
其實他這次來上海鎮,就是想要將其打造成江南五府的商業中心。
畢竟是後世的魔都啊,原本就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朝廷即將遷都北京,這的確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可與此同時也無法避免對中南半島與南洋等地的掌控力減弱。
所以在這之前,朱高煦必須做好安排。
再者大明即將正式踏入大航海時代,也是時候建設好海關,治理海上疆域了。
按照朱高煦的計劃,朝廷遷都北京之後,將從南到北開設五個海關口岸,分彆是北方的天津衛、山東的膠州衛、鬆江府的上海鎮、福建的泉州以及大明南部重鎮廣州。
海關口岸一旦建成,就會帶動當地商業迅猛發展。
天津衛靠近京師,山東膠州衛則是轄製遼東、寧國與琉球三國,福建泉州用以同東鯤楚國來往貿易,廣州則是利於南洋七國往來通商。
所有大明百姓都可以出海貿易,海外藩國也可前來通商,不過要在海關繳納不低於貨物價值三成的關稅。
海上貿易的恐怖利潤,前宋已經給出了完美的答案。
大明已經正式開海,隨著海外諸王穩固了疆土,一個大航海時代就會到來!
但海貿巨大的利潤肯定會刺激到大量的走私行為,暴利麵前那些人什麼事都能做的出來,這就需要朝廷提前做好準備。
大明水師還需要更加強大,能夠在大海上隨時搜查任何的船隻,任何沒有完稅的船隻都要繳納稅款一倍的罰款。
而這上海鎮就是一個起點!
朱高煦要效仿後世那位偉人,在這裡畫一個圈。
等到上海海關建成,其餘海關就有了模板,大明海疆管理也就走上了正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