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朱高煦在搗鼓那勞什子新學的時候,就已經算計好了這一切!
這份謀定而後動的本事,著實令朱棣感到心驚肉跳!
所以現在朱高煦開始布局遼東,朱棣忍不住開始懷疑,他讓朱勇徐欽去遼東肯定有他的謀劃!
朱高煦大有深意地看了朱棣一眼,這次沒有藏著掖著,反倒是問出了一個不相乾的問題。
“爹,你知道最開始的時候,那些朝臣為何如此抵製開海、抵製鄭和下西洋嗎?”
“其一是因為海禁政策是太祖爺製定的國策祖訓,其二則是鄭和下西洋確實勞民傷財,朝臣想將這筆不必要的開支用以發展民生……”
“狗屁!”朱高煦嗤笑道,渾然不顧瞪眼睛的朱棣。
“那些不過都是這些士紳縉紳找的借口罷了,說得冠冕堂皇的,不過是因為開海會影響到他們的自身利益罷了。”
朱棣聽到這話頓時迷茫了,開海為何會影響到士紳縉紳的利益?
“海洋貿易的驚天利潤,前宋已經證明過,宋元兩朝都嘗到了海洋貿易的甜頭,可以大幅度地為朝廷增加財政收入!”
“可爹你想過沒有,大明疆域遼闊,農耕文化深入人心,華夏文明傳承千年之久,一直都是以農耕文明為主。”
“這也就意味著,田地才是華夏王朝的根本,可如今掌控大明田地的主人,不是我老朱家,也不是底層老百姓,而是這天下的士紳縉紳!”
“朝廷一旦開海,勢必會引起一番浪潮,屆時誰都知道海洋貿易有驚天利潤,年輕青壯都蜂蛹出海經商去了,誰來給士紳老爺們耕田種地?那些士紳縉紳的利益必定受損!”
“田地是王朝的根本,是士紳縉紳的根基,而田地想要獲得糧食,就必須靠百姓耕種,人口就是決定糧食產量的關鍵!”
“朝廷開海之後,肯定會有大量人口蜂蛹出海,甚至去海外諸國定居,士紳縉紳自然不願見到這一點!”
“不管是打仗還是開海,都會有大量農民離開田地,導致士紳縉紳利益受損,這才是他們反對打仗、反對開海、抵製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朱棣越聽越震怒,臉色逐漸變得陰沉。
對於開海這件事情,朱棣一直都有些意動。
畢竟他也不是對海外一無所知,宋元兩朝因為海洋貿易收獲了巨大利潤,這一點朱棣同樣清楚。
尤其是元朝鼎盛的時候,疆域遼闊到橫跨整個歐亞大陸,無論是徹底貫通的亞歐大陸橋,還是從大元到馬穆魯克時斷時續的海上聯係,都已經為持續了上千年的東西方貿易提供了重新認識彼此的機會。
蒙古人、色目人、西洋人、波斯人……這些外邦在元末的南方都是司空見慣的存在。
而這些外邦商人帶給大明的,除了西域見聞外,還有驚天利潤。
可是心動歸心動,朱棣也不敢貿然開海,哪怕老二告訴他海上有神種,朱棣也沒有立馬打開海禁。
因為……阻力太大了!
幾乎是滿朝文武全都反對!
他們找的借口也很冠冕堂皇,什麼海禁是祖訓,什麼勞民傷財,以致於朱棣都信了!
直到現在,聽了老二這通分析,朱棣這才恍然大悟,那些天殺的狗東西,壓根就不是真的為了朝廷為了百姓,而是為了保護他們自己的利益!
真是豈有此理!
“所以啊,我老朱家最大的敵人,其實從來都不是那些宗室藩王,更不是底層老百姓!”
“而是這些占據了天下大部分田地,對上竊取朝廷利益、對下壓榨百姓的士紳縉紳!”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