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是太子朱高煦的意思,那對不起,老子還是可以不鳥你!
太子終歸還是太子,還沒有坐到龍椅上麵。
劉榮生性謹慎,隻敢效忠天子,不敢有其他小動作。
楊榮聽到劉榮這話,深深地看了劉榮一眼,隨後取出了聖旨。
一見到聖旨,劉榮頓時放下心來,立馬起身行禮。
“下官劉榮見過欽差大人,定全力配合大人行事!”
楊榮見狀有些哭笑不得,不過個人有個人的活法,他也不好苛責人家。
“劉將軍客氣了,快坐下吧!”
“如今遼東局勢如何?”
雖然楊榮已經從暗衛手中得到了遼東情報,但是劉榮和王狗兒畢竟是遼東地頭蛇,他們鎮守遼東十七年之久,對遼東局勢的理解遠遠超出他人。
談及正事,劉榮頓時神情一正。
“欽差大人,說實話,遼東局勢有些糜爛了!”
“洪武年間,為了牽製和包抄北元殘餘勢力,朝廷開始注重對遼東的經營,並最終設立奴兒乾都司,其後為了鞏固對遼東的控製,改善遼東各地漢人較少的麵貌,甚至多次向遼東進行移民。”
“但是因為朝廷對遼東蠻夷諸部采取‘以夷製夷’的羈縻控製,加上遼東本身就是苦寒之地,除了少數地方可以耕種外,大部分地區都難以種出糧食,所以收效甚微,甚至出現了大量百姓逃回關內。”
“此外永樂初年朝廷將大寧都司內遷保定府,遼東都司也因此受到掣肘,西部蒙古可以毫無障礙地向遼東發展,加上朝廷多次揮師漠北草原,大量蒙古部落逃來遼東,更是使得遼東局勢動蕩不安。”
說實在地,要不是礙於朱棣大明天子的身份,劉榮都想對他破口大罵了,這乾的都是些什麼事兒啊!
大寧都司的治所大寧,被譽為“居宣遼之肘腋,為燕薊之屏障”,控製著蒙古高原與鬆遼平原之間的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直接為燕薊的外部防線。
可朝廷卻直接把大寧都司內遷了,這等於是直接放棄了大寧一地,導致遼東都司西部再無屏障,大量遊牧部落難敵王師兵鋒,索性全都逃到了遼東來!
楊榮作為朱棣一等軍事參謀,軍事眼光自然不錯,所以他能明白劉榮的怨氣何在。
不過畢竟是皇帝陛下,哪怕犯了錯失了智,你也得想辦法找個合適的理由給他披上一塊遮羞布。
“劉將軍,靖難之役所導致我大明北部邊防力量的削弱,朝廷這麼做是想暫時將邊防線變為羈縻交給忠心的異族守衛,以作為帝國的屏障,日後再圖恢複。”
“現在朝廷一舉收複了嶺北行省,大寧都司也在恢複外遷,所以遼東都司的壓力會小上很多。”
“再者本官此次前來,正是為了解決遼東都司的蠻夷問題,劉將軍大可安心了!”
劉榮聞言點了點頭,他隻是忍不住抱怨了一下。
“遼東如今局勢複雜,不過得益於軍民努力,上下一心營建衛所、驛站、墩台等防禦網絡,在腹地推行屯田製度,在周邊實行羈縻統治,形成了和諧統一的動態邊疆體係。”
“隻是蠻夷部落眾多,而且不通教化,野性難馴!”
“這其中尤以女真一族為最,各部蜂起,皆稱王爭長,時常劫掠我大明軍民,然後就逃無蹤影,即便想要問罪也是難上加難!”
楊榮聞言眸光一冷。
“女真!”
他可是沒有忘記,太子爺的囑咐。
“搗其巢穴,亡其部族,絕其苗裔!”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