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確實是爹做得不好!”
“瞻前顧後,優柔寡斷,既想讓你大哥坐穩太子的位置,又不喜他那優柔寡斷的性子,所以這才把你留在京師,想讓你成為你大哥和瞻基的磨刀石,好好磨一磨他們父子二人的性子!”
“再者你這孩子畢竟也是對大明有功的,靖難之役功勳卓著,半個天下都是你朱高煦打下來的,可因為你不是嫡長子,哪怕爹再不情願,也隻能捏著鼻子冊立你大哥為太子,所以爹想著用其他方式多補償你一下,留在身邊總比讓你一個人去雲南就藩好。”
朱棣說出這番話後,滿臉都是悲戚神色。
顯然,他又想起了前太子朱高熾,那個最讓他安心的兒子!
“你大哥這個人,能力確實沒得說,天生就是做皇帝的材料。”
“奈何他天生肥胖重病纏身,小時候醫師就給他看過,說這孩子活不過三十,所以你爹我才會將希望放在你身上!”
“不然你以為,爹當初為何要對你說那句話?”
“嗬,世子多疾,汝當勉勵之!”
朱棣似哭似笑,眼角不自覺地有淚水掉落。
“如果老大跟你一樣,身體健康,無病無災,我又怎麼可能會對你說這種話?”
“這一切都是天意啊!命中注定,強求不得!”
朱高煦默然,同樣歎了口氣。
大胖胖確實是可惜了。
天生仁君,卻受困於病體,曆史上也是英年早逝,做了不到一年的皇帝。
因為他朱高煦的意外到來,致使這位好大哥直接就駕鶴西去了,令人扼腕歎息。
“永樂立朝後,朕一直對立儲之事猶豫不定,一方麵是不得不冊立嫡長子為儲君,另一方麵則是覺得有愧於你,所以一直拖著不立。”
“但是當時的情況,想必你心中也有數,咱家造反篡了江山,帝位本就不穩,朝堂之上還有大量南臣陰謀叛亂,你爹我真的沒有辦法,隻能立了老大這個太子,暫且穩住人心。”
“畢竟立嫡不立賢,大明不能步上李唐後塵,爹已經篡奪了侄兒的江山,不能再讓老朱家的子孫後人自相殘殺,留下這道隱患,所以爹隻能冊立老大,不管如何都隻能立他為太子!”
這番話,朱棣一直埋藏在心裡麵,從未對任何人提及。
直到現在,他才終於開口,一方麵是為了給這個二兒子道歉,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提醒朱高煦,務必要遵從嫡長子製度!
李唐王朝曆代宮廷政變不絕,甚至還出現了女子稱帝仳雞司晨的可笑場麵,就是自李唐太宗時期埋下的禍根!
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斬殺嫡長子李建成,逼迫唐高宗退位讓賢,直接將嫡長子繼承製度碾成了粉碎!
在這之後,李世民也得到了他應有的報應。
李世民一生生下十四子,三個兒子夭折,九個兒子造反,唯獨隻有兩個兒子得以善終!
這就是他破壞嫡長子製度而遭到的報應!
畢竟他李世民的皇位,可是靠著宮廷政變搶來的,自然也就落到了他那些兒子眼裡。
既然父皇的皇位都是搶來的,那為什麼我自己不可以呢?
太子李承乾造反不成,更是給他那些兒子打了一針強心劑!
三子李恪奪嫡失敗,被誣謀反,斬首示眾!
四子李泰奪嫡失敗,廢為庶民,鬱鬱而終!
五子李佑起兵造反,兵敗被賜死!
六子李愔奪嫡不成,被流放巴州,後死於流放地!
七子李惲被人誣告謀反,畏罪自殺!
……
十四個兒子,僅有兩人得以善終,這就是不折不扣的報應啊!
朱棣不比李世民,他一生隻有四個兒子,小老四不過數月就夭折了,也就剩下了這麼三個兒子。
現在老大幾年前病逝了,就剩下了老二和老三,以及老大那一脈的孫子朱瞻基。
朱棣是真的怕了,不願再見到他們自相殘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